(接上页)
海拔4220米的多雄拉。
松林口的山路盘旋而上,一路能看到高达苍翠的树木,铁杉、香樟、楠木、刺栲、乔木杜鹃……随着海拔高度的变化,植物生态也在发生变化。从矮小的灌木丛,到单薄的地衣,越往上走越荒芜,知道寸草不生的白雪冰层。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峰顶就在眼前,似乎伸手就可触 及,却又高不可攀。天色阴沉,乌云凛冽。笼罩在雨雾中的陡峭山崖,一直延伸到雷声轰隆的天际。上山的路,接近乱石荒滩。有时巨大的石块层层叠起,在上面需小心地择路而上。盘旋而上,不能停歇。(摘自《莲花》p85) |
|
我等不及,只好一个人慢慢地往上爬,边走边等。大概半个小时就到了第一道雪坡,巴基斯坦人赶了上来。我抬头瞅了一眼,雪坡比较陡,心里反而有些兴奋,这一刻我可是等了好久了。只是我没想到,这第一道雪坡就让我狼狈不堪。刚开始没想象中困难,踩在雪地上,脚就陷进雪里,反而就不滑了。我径直往上爬,三步并做两步,那叫一欢快啊。没过多久,积雪就有些松动,脚开始打滑,这时候雪撑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每走一步,先撑着雪撑用脚在前面的雪地里踩出一个深脚印才敢完全落脚,这时距离雪线已有些高度,滑下去可不是闹着玩的。脚越是不稳,就越感觉到身上的负重多么累赘,每向前走一步,就感觉身体以外的重量把自己往后拽。
越接近雪坡顶,雪就越硬,下脚就越滑。距离雪坡顶还有近三米的时候,我被困住了。雪地很滑,两只脚站着不动还好。我负重太多,重心不稳,一提脚就感觉另一只脚往下滑,用力撑住雪撑才勉强稳住。试过几次,我不敢再动,这时候上不去,往下走更危险,滑下雪坡就直接掉到山底去了。站得一会,就感觉双腿有些麻,开始发抖,有些抽筋的前兆。我赶紧大声喊巴基斯坦人来帮忙,刚开始没引起他重视,他还在埋怨背夫东伟丢下我们走得没影了。急得我骂粗口,他才紧张了,赶紧过来帮我卸下行李。我才觉得轻松了,小心谨慎地一步一个脚印走出雪坡。
回头一看,不由倒吸一口冷气,连呼侥幸。巴基斯坦人见我脱险,赶紧凑过来取笑我,并给这第一道雪坡取了个名字:落猪坡。
从这里开始,才真正进入雪线。这个山口我很熟悉,在来墨脱之前,我看了很多遍它的照片。雪坡看起来平缓而温和,但我不敢松懈。无数的登山界前辈郑重提醒,不要轻视任何一座雪山。
|
上图: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却发现另有一番风景,高原的天空蓝得让我心酸。 |
完全走进雪线,阳光下照射下的雪地反光强烈,我戴上墨镜才觉得舒服些。六月中的多雄拉雪山刚开山,雪化了许多,踩在雪地里,不是很松软。这样刚好,不用穿雪套。听说上个月这里还大雪没膝,那路根本没法走。
遇到墨脱出来的骡子,仅能一人通过的路很拥挤,给骡子让路的时候特别怕惊扰了它。
12点多的时候,我们到达垭口。几乎每一篇攻略都提醒,必须在1点前翻过垭口,下午山顶的气候会变得很恶劣。垭口的风越来越大,雾也很凶,稍远一点的地方就基本看不清了,体力也消耗得差不多,又冷又饿。但毕竟是成功过了墨脱的第一关,一股肤浅的征服感油然而生。
匆匆拍了几张照片,就已冻得簌簌发抖,赶紧穿衣服取暖。时候不早,不敢久留,而东伟还没一会就走得没影了,赶紧收拾了东西下山。远处一片混沌,看不到路更看不到尽头,心头不禁有些茫然。
我们凭着感觉,反正一路往下走。只要不是很陡,下雪山还充满了乐趣。第一次爬雪山,就只在各种攻略和资料上获得一些经验,什么明冰裂、暗冰裂,搞得我们很紧张。刚开始,我还很谨慎,一步一步小心走,生怕遇到传说中的冰裂,后来干脆一路滑雪。
滑雪的感觉很爽,但这种急速运动在4500米的雪山上极耗体力。后来,因为滑雪大意,两次遇险。第二次确实有点险,我一跤跌倒在雪地上,我下意识猛地把雪撑插进雪里,在距离悬崖边只有两米左右的地方止住下滑。当时还很后怕,手脚发软,心想幸好不是翻跟斗滑下来。现在回想却只剩下刺激了,人就是这样,好了伤疤忘了痛。
下了一个大雪坡,有一块裸露的山地。我们掏出几个酸苹果,就当是中午饭,虽然很酸,还硬是塞进肚子了。巴基斯坦人不知道是困了还是哭了,神情萎顿,像个失意的孩子,但脖子上潮爆的陕北汗巾却耐不住寂寞花枝招展。
身边的山苍凉、大气、神秘。
又走入茫茫雪原,同伴和向导的身影孤独而又坚毅。
快到山口的时候,远处的天空透出一点蓝的欲望。我们快走到浓雾的尽头。走过山口,却发现又是一条狭长的雪坡,崩溃。很像好长一段时间的心情,总以为转角就柳暗花明、豁然开朗,事实却恰恰相反。回想起来,这样的人生经历也挺好,厚实。
|
上图:下了多雄拉雪山,一片春暖花开,云雾缭绕。墨脱,我们算是过了第一关了。 |
|
上图:再回头,不敢相信这是我们刚刚翻过的山,这么陡的路,怎么下得来? |
|
上图:开始走进原始森林。墨脱的隐密性,不仅体现在人迹,连树木都仿佛生长在侏罗纪时代。 |
前面的木屋就是拉格,走了一天终于看到人居住的地方。又遇上驻守边防的士兵,之前在路上也遇到过几个。墨脱已是中印边境,这里零零星星设了几个兵站,所以有士兵轮换。
拉格其实就是墨脱路上供路人休息的简易客栈,房间就一张床,有电,可供电池充电,没有灯。房顶是透明的塑料纸,3点左右到达,虽然看不到太阳,但总感觉阳光很大。
晚餐一个青菜炒肉40元,一口价。其实也能理解,这里的物资只能靠人背进来,太不容易了。从派镇到墨脱,一路上除了几个停靠点,基本上是没有手机信号的,与世隔绝的感觉也很不错。
(转下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