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和梦想家 - 不如安静梦一场
2007年6月28日


 
       
 
 
tooday15
 

《LA流浪记》
万花筒

文/林汀


《LA流浪记》
作者/蔡康永
出版/当代世界出版社
时间2006年9月1日

  蔡康永是个什么人?

  打开搜索引擎,出来的几乎都是娱乐新闻。

  好友说你还真够OUT的。《康熙来了》知道吧,里面与小S搭档搞笑整明星的那个人,就是他了。

  不知为何,人们长期以来对他的了解,似乎就只有这么点。

  一开始我也是这样,可当我硬生生地站在书店看完了他的《LA流浪记》以后,才发现这样的想法真是大错特错。

  那是一本有趣而真诚的书,记录的是他当年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电影电视研究所(UCLA)学习拍电影与做节目时的生活。但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常常就不由自主地进入流浪的状态,感觉到流浪的解放。所以叫做流浪记。

  如序所说,他遇见很多跟他不一样的人,跟着他们做很多一个人时不会做的事。他有时被轻视,有时被重视;有时被耍,有时耍人;有时耍人,有时天真。

  他感恩,所以有一天拿起笔重现了这一切:大白鲨海无德教授的很有趣,因为他硬要学生编不快乐的故事;与贝尔还有赞那布一起开车去黄石公园拍片的事情很有趣,因为大家最后是一路骂回家的。冥客斯教授很诡异,活生生给老蔡上演了一出《迷魂记》;安德烈·象牙也很诡异,会把大麻与骨灰下在老蔡的可乐里让他体验所谓“众妙之门”。老蔡因此而当众下跪,并产生见到预祝与造物主的错觉……

  总的来说,就是有趣又诡异。

  看他的书很轻松,所以常常会微笑,但是有时也会忧伤。《LA流浪记》整本书好像都在说着趣事,但严肃是藏在骨子里的。蔡康永代表着中国与中国文化,在UCLA那种多国文化交织的环境里与不同的文化发生着碰撞交流以及融合。他对梦想的热爱与执着是隐含的,藏在嬉笑怒骂的字里行间。不然他也不会因赞那布要借他说的国产烂片在名叫“第三世界开发中国家的电影困境”课放发而感觉忧伤了,也不会纠集一帮同学为病危的刘老太圆一个当主角的梦——你无法想像那拍出来的画面有多大冲击力,死亡的阴影使一切怪诞都理直气壮了——那是最后一节,名叫《流向青春海》。而电影,就是他的青春海。最后他就以这节令人又感伤又震撼的故事结束了整本书。

  发行到内地的另外两本书,分别叫《有一天啊,宝宝》与《那些男孩教给我的事》。

  写这些的时候,蔡康永的笔触都看似很轻松。但只要你认真细看,就会发现,其实他的忧伤是隐藏在太阳般的笑脸下的。

  他一直就是这样,把深刻蕴涵在有趣里,只等有心的人们去发掘。

  排除了偏见再看,你会发现蔡康永真像是个万花筒。因为他太多样,所以令人目眩神迷。

  如果不相信,那就去看他的书吧。那些温暖真挚而又美好的文字会令你相信,老蔡真的只是一个有点不乖的忧郁小王子。他有很多情怀,他值得被爱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