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路过南锣鼓巷,不看地标,不记店名,以看门脸儿和透过橱窗决定是否进去转悠,因为太过于随意,从来不知道哪条是小菊儿胡同,也不知道如洗在哪里。
随机选择的十家店,可能最后记住的只有一两家,而让你记住的一两家大多数是一见钟情,就像我冷不丁地来到“如洗”,看到蓝眼睛的小八,认识了莲老板和琅老板,我可以在店里坐下来,和他们聊天、喝茶,并且随意地拍照。而这里带给我所有的感知力,就和他们给“如洗”所作的诠释一样,“不尚华饰,质素如洗”。
大学主修音乐理论的莲,也本来是把缝制和裁剪当作爱好,毕业之后在南京做杂志编辑。她把之前所做的称之为“手工”,大四的时候开始第一次尝试做衣服,一块儿蓝底碎花棉布裁剪成成衣,简洁却并不简单,似乎从那时候就已经成为现在风格的基调。“那会儿也没想那么多,就是凭着自己的兴趣来,没事儿就和美术专业的人混在一起也多少受了影响。”之后因为机缘巧合在苏州第一次参加了创意市集,“认识了story里的人,有玩LOMO的,做手工的,做T恤的,看了之后觉得自己的想法也不会比别人差。”于是第二次在上海,莲用两个通宵赶制出了一条裙子和一只帆布包,虽然东西不多,还是跟人拼的摊位,但卖出去之后的兴奋和成就感是无可比拟的。
“工作的时候,总是一边吃午饭一边看《财富故事会》,无意中在有一期节目里看到了陈幸福和他的兔子,他的经历让我大受鼓舞,让我觉得说不定哪天也可以有自己的店。后来开了店,陈幸福来到店里,我告诉他,是他的故事鼓舞了我。”08年,因为之前所在的公司解散,开店的想法被最终确定下来,随即到北京开了这家店,取名“如洗”,位于北锣鼓巷。“全靠着有缘人和爱窜胡同的人去发现了,虽然那时候人流不是太大,但是总能从进店人的眼睛里看到惊喜。”九个月后,如洗从北锣鼓巷搬到南锣鼓巷,莲和学美术的琅琊自行设计和装修了新如洗,虽然辛苦,但是全都照着自己想要的去布置,满足感成为首选项。新店开业以后,往来人群络绎不绝,不时有香港和台湾的学生过来,购物之余总会聊天到很晚,“他们提出会把我们店里出品的衣物和他们的出品进行交换,相互宣传,这也是互通有无和相互进步的一个过程。”
如洗店内无论是自行设计的衣物,还是从外面淘来的,都是以棉麻选料为主,工作室在离店不远的“草莓咖啡馆”旁边,由莲自行设计的服饰,也都是请细致严谨的老师傅来完成手工的部分,有时候刚设计出来的衣服,还没有正式上架,就已经被熟识的朋友消耗了。莲说,如洗从开业到现在一年的时间,很享受现在的生活,今后也打算做更多想做的事情,创办属于自己的杂志也是将来的计划之一,“不会拿杂志来盈利,只是作为记录自己和身边朋友生活的载体。”而经营如洗的这段日子,认识许多优秀的朋友对她来说也是特别满足的一点。
在空闲的时候邀约朋友到店里聚餐、聊天,谈生活、讲理想。作为她的朋友,一定喜欢莲的衣服,喜欢如洗的绿植,喜欢小八,喜欢这种生活。
* * * * * * * * * * * * * * *
莲和琅琊
大学时认识、在一起,同属于风向星座的他们,因为相同的喜好相识相知,五年之后开始共同经营属于他们自己的店,到现在已经一同走过六年。
艺术气息十足的琅琊,爱好茶道、阅读、绿植、戏曲,总能给莲的设计带来灵感,崇尚古典和自然之美。
* * * * * * * * * * * * * * *
莲说:如洗不是一家服装店
这个问题时时有人问起,当和朋友一起喝酒的时候有客人进来问这是饭馆吗?
摩登姑娘进来后疑惑的问,这儿洗一个床单多少钱?
穿着整齐的阿姨进来茫然:这是一家花店?
当狼老师泡茶的时候大家觉得如洗是茶馆。
当朋友坐在一起聊天的时候朋友说如洗像咖啡馆。
陈可爱的妈妈感慨,一家服装店能让可爱玩得这么high。
* * * * * * * * * * * * * * *
如洗小八
店里的一大标志。凡是进到店内的顾客无不被小八吸引。本是在外徘徊的流浪猫,因为在如洗外守候了两天,最终被莲收养。它有着迷人的蓝色眼睛。
(add:北京,南锣鼓巷小菊儿胡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