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谈:受他人影响和影响他人的安妮宝贝

Loafe × 渔小笛


散文与小说

  Loafe:你什么时候开始看她的书呢?

  渔小笛:我接触安妮的书蛮晚的了,在06年。那时《莲花》都出来了。跟大家了解安妮的方式不同,我是从她散文读的。

  Loafe:她的散文短而精确。我最近阅读她的作品也是先看散文。

  渔小笛:她的散文与小说有很大的不同。似乎作家们的散文与小说都是有一定区别的。散文给人一种淡定,你仿佛可以看见时光像火车一样嗖嗖从你面前掠过的感觉。

  Loafe:其实倒觉得她的小说与散文区别不大。在小说里面她也会突然出来亮出自己的观点,结构也像散文一样比较散。也许正因为这样,阅读起来会有另一种“闲散”的快感。至于你说散文里面的淡定,这应该是她后期作品的一个趋势吧。到《蔷薇岛屿》开始,那种特别黑暗的部分在不断地削弱,她对于社会的强烈对峙在削弱,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位置。而且这样的过程,恰恰类似于每个经历过青春的人所要经历的内心体验吧。

  渔小笛:对于安妮宝贝的小说,我一直都不大去说什么。客观地说,安妮不是个会写故事的作家,至少不会写太好看故事的作家。进入她小说的状态很难,因为她写的很凌乱。

  Loafe:其实我想她的散文会更好卖些嘿,比如一个朋友讲她在旅行的过程中会拿散文而不是安妮的小说来看。坐车的时候拿出来翻翻,不像看小说篇幅长。我最近把她的《清醒纪》和《素年锦时》拿出来翻,到《素》的时候,她观点的东西会多一些。写《清》的时候有特别个人化的情绪在,到《素》的时候这种成分就少了很多。而且你看她说的观点,一针见血。

  渔小笛:安妮的散文给我的感觉就是一列火车。时光感很强大。

  Loafe:对,你说的时光感。而且到《素》的时候会更为明显,在早前像《清》里面,还会有些现场感比较强的短文,到《素》,包括她回忆小时候,就在尝试用“回忆”的方式来找到自己的内心了。不知是不是这样,我觉得她写的文字,慢慢地短句就越来越少。她似乎有意识在使用中长的句子。你觉得她最近出的《月》怎么样呢?

  渔小笛:没有读。我拒绝看她的命题文。

* * * * * * * * * * * * * * *

温暖感

  渔小笛:其实安妮文字里那种黑暗颓废色彩,到我这里是不明显的。因为我是从她后期往早期读。再加上我先读亦舒,所以对于安妮的黑色,我反而一点都没有觉得。不知为何,安妮始终给我温暖感。很奇怪。

  Loafe:倒很好奇你说的温暖感啊。

  渔小笛:其实就是一种共鸣,觉得你的哀伤原来和世上诸多人一样。她替你写出来,且释放了。她对友谊,对很多城市的观察角度。旅行中的每座城市,漂的心情。很多人喜欢安妮,有很大部分是她对爱情的观点。这点我也被她吸引。

  Loafe:我现在比较注意的是她对孤独的说法。她内心孤独,却任其肆意开来,而拒绝通过削弱自我来摆脱掉这种糟糕的体验。我看的时候就会生出这样的力量,不断地去认同这样的感受,确定自我认同感。这种力量像芳香一样会慢慢被吸收进身体的。

  渔小笛:她有很大的气场能够把读者吸过去,能够感染你。所以读安妮的那段时光,就变得异常敏感,就是所谓读了变孤独了,变感伤了,变颓废了。其实安妮写了这么多,她不过想说的就是,对生活,对爱情,对人生,学会破执着。我很喜欢安妮在《素年锦时》开头引用的,春梦觉来心自警,往事般般应。

* * * * * * * * * * * * * * *

古典味

  Loafe:那我想问,你说是因为读了她的作品,才开始变孤独,变伤感,是她的作品里先有这样的元素,然后你再有意无意地去模仿吗?

  渔小笛:都有吧。安妮的气场非常强大。她是我唯一读完之后在遣词造句里有影响的作家。已经很久不读安妮了,但她只要出书我就一定会去买。想看她的成长,很好奇她最终的人生走向。但现在我更喜欢亦舒。因为我发现安妮很多名言与遣词都是她那儿来的。好在她已经开始慢慢有自己的语言了,不然我觉得安妮的确会像黎戈说的(参见“十年、现象、告别——回归与思考”部分的黎戈《闲话安妮宝贝》一文,编者注),毁了。但她(黎戈)忘记了说,安妮宝贝受亦舒影响是非常大的。杜拉斯是遣词,但亦舒我觉得是在很多思想上的影响。诸如“生命是场幻觉”等等。

  Loafe:我没看过亦舒的作品,但我在想是不是有这样的一种可能,亦舒和安妮宝贝俩人从古典文学里吸收的营养都比较多。甚至到遣词上,我也觉得安妮的作品会有古典的味道。

  渔小笛:安妮的作品的古典味,我觉得是在《素》里才有的呢。

  Loafe:后来在那段时期的采访,她提到自己在读《庄子》等这样的书。我随便瞎猜,她的阅读史应该是先从杜拉斯那些小说家,然后再回归,把重心放到禅宗啦,中国古典文学这样的书籍上。

* * * * * * * * * * * * * * *

作家作品、旅行及影响

  Loafe:刚才我们聊到她作品里的清淡,其实这样的清淡,对于生活上的,包括个人气质是否也在慢慢地受到影响呢。我觉得这种东西是特别微妙的,就是你会发现这样的一种姿态已经不仅仅是姿态,而变成骨子里的一部分。你会不会有这样的体会呢?

  渔小笛:有一部分影响吧。但你也应该听说过,文字是会骗人的。我总觉得写作这东西,是跟人区分开来的。所以这也是我对安妮本人不感兴趣的地方。甚至有段时间,会觉得安妮写东西的风格都是刻意而为之的。既然说了,就多说些对安妮这个人的看法。我想安妮应该是一个傲气的人,一个不那么容易被接近的人大都是这一点。然后她从不写博客,博客都是读者的信与评论,也关闭了博友回复。这一点我总觉得她其实是有虚荣心的,不像作品那样淡定从容。还是相当在意别人看法。或者她有自己的理由,但我想不出为什么,只有这一点。

  Loafe:那你觉得在阅读安妮宝贝的作品后,包括自己的生活方式等有哪些比较明显的变化呢?

  渔小笛:我觉得在失恋的时候,读安妮很安慰。因为她总是教你破执着。然后安妮对个人旅行这件事有很大的贡献。

  Loafe:对的,很多人都会因为她写到的旅行才开始上路。比如《莲花》,我就会觉得她叙述墨脱饶有趣味,不会像游记那么死,这点是特别棒的。

  渔小笛:《莲花》这本书,我觉得是安妮真正属于自己东西的开始。《莲花》开始对精神的探索,上升到哲学了呢。哈哈。小说的构架也相对完整,可惜到了《月棠记》没有更进一步。但作品相对是饱满了,语言上也从许多作家精华里历练出来了。

  Loafe:那现在除了写作上,安妮宝贝对你影响比较大的是什么呢?

  渔小笛:最大影响应该是一种写作姿态吧。或者说是一种写作角度。好像厨师师从谁,做菜风味之类。但这也只是其中一点。安妮对我影响蛮难具体说清。比如我写散文写随感,基本都是清淡风格,虽说遣词造句不再是她的味道,但因为影响在,所以跟动物分科类一样,终究是一科。再加上她遣词造句,思想,等等,我开始在很多早期的作家里发现她的影子。竟然有一点对她不屑。其实这个思想我有点偏激,毕竟文学这东西是慢慢传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