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米粒 自助咖啡馆
上海市普陀区石泉路125号701/135-644-79357
>
饭米粒是什么时候开始营业的呢?
去年9月,我辞去工作休息在家的时候。
是辞去工作之前便有这样的想法还是在休息的时候慢慢成形的呢?
是这样的,我们的饭米粒完全就是一个家庭式的放映+咖啡店,每周固定只营业一次。我跟我男朋友是在一个朋友的咖啡店认识的,而且我们都希望未来开一家咖啡店,那段时间,那个朋友的店被关了,而我们在那家咖啡店认识的朋友都觉得一下子少了个家,无处可去了,后来据点慢慢改在了我们那。后来我们干脆就在网上建了个小组,发布每周放的电影,没想到就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
在实现这咖啡馆这一梦想时,遇到什么样的障碍呢?
其实还好,因为我们算是个非常简单的家庭式咖啡馆,不存在盈利的目的,等于是邀请新老朋友来一起看电影,一起玩儿,所以倒没什么障碍的,未来真的要换个城市开咖啡店时是一定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毕竟不是自己的主场了嘛。
我想开咖啡馆应该是很早就有的主意了吧?
高中时候跟好朋友的约定。
咖啡馆什么样的特质让你喜欢呢?毕竟如果不是那么热爱咖啡馆,约定会很容易被时间刷掉的。
可能是喜欢咖啡的香味和咖啡馆特有的慵懒气质吧。
觉得饭米粒接近自己理想中咖啡馆的气质了吗?是否有打算做什么样的改进?
还没有,因我现在还有自己的工作,没办法真正专注去做一个咖啡馆的事情,所以它还只是一个小聚会,希望未来的咖啡馆里呢,想要在咖啡馆中间放一只大沙发,像《Friends》里一样,只有朋友可以享有的位置,是不是很自私?
坚持家庭式的咖啡馆方式,不用为挣钱操心,自然能够“自私”些啦。那饭米粒咖啡馆喜欢“自私”地去招待什么样的客人呢?
首先你要喜欢电影,因为我们每次开都会放映电影(虽然有些朋友会单独把我拉到另外一间去聊天);然后希望来的朋友们呢,真的是比较nice的人,我比较不喜欢很夸张很不理解别人的人,其实店里也来过一些人我不喜欢,后来再要预约来的时候,就会比较委婉地拒绝了。
我一直在想,饭米粒咖啡馆算是工作之外,对于自身梦想的一点点拯救?
不能够这样说,只能说,我们现在还没有那么多的现实条件来支撑出我们的大大梦想,所以先开辟出一点点小苗头来,一边守护着一边等待壮大。
你能具体描述下除了饭米粒这个至今尚小的苗头外,还有什么样大大的梦想呢?
其实现在想的,跟当初梦想中的咖啡馆已经不一样了。以前的时候,是想要一家开在淮海路这样地方的小小的店,原木的咖啡馆,希望经过的人能走进来享受一个安详的下午,那样的年纪想到的环境竟比现在想的昏暗。而现在梦想中的模样,希望的地点已经是小小的城市,希望有个大院子,有阳光,可能是年纪大了吧,想的东西不一样了。
之前《tooday》的情迷咖啡馆栏目也采访过抽屉家庭式咖啡馆,不知在上海类似这样的家庭式咖啡馆多不多呢?
应该不少,不过都是租的房子来做这个比较多,很少真的是在自己家里。
难道饭米粒是放在自己家里的吗?
因为我们有自己的房子,有一个跟其它家庭咖啡馆差不多大的房间和另外一个小客厅。
那么说,饭米粒遇到了哪些有趣的客人呢?
有趣的客人啊,还蛮多的呢。比如说,有一个ID是“未来的主人翁”的童鞋,很好笑,第一次来的时候,在小组上跟我预约了,然后晚上一个人来了,当时电影已经放了一点了。然后他就进屋坐下,我给他倒了杯水,看完了整场电影以后,自己默默地走到门边,换鞋,跟我说,谢谢你们啊,以后我会继续关注你们的。我们就懵在那了,就再见走了。后来他倒很勤快地在小组上问我们放什么片子啊什么什么的。
放电影的时候有什么让他觉得特别的啦?
可能觉得环境还不错,又比较温馨,比较放松。虽然他没有说话,那是去年我们刚开的时候的事情了。今年2月他又来了,这次是带了他女朋友来的(他女朋友很pp喔),这次就跟我们说了好多好多话。但我们一直笑他是个“来默默看了场电影默默走开的人”。
在饭米粒的介绍贴里有这样的一句话,“在喧闹的城市里寻找安静的角落含平静的心情。”能不能具体说说你认为的喧闹和安静呢?
其实我后来反而觉得我们是在饭米粒的电影里寻找另外一个自己的影子。每次大家都会在电影散场后一边喝酒或别的,一边听音乐一边讨论电影里的人物和发生的事情。至少这时候我们在电影里,而不是活在我们的工作里我们自己原本的生活里。这样的角落,也算是离开城市的背景了吧。
你认为很需要让自己“离开”一下吗?
其实在上海,大家都还觉得挺累的又离不开。
所以饭米粒这样的家庭式咖啡馆,刚好能够提供一个空间,让一些人在现实里找到些小乐子?
走进陌生人家里,一起看电影,一起聊天,如果没有高高挂起饭米粒的牌子,大概也会很奇怪的。
最后请你给《tooday》的读者说几句话吧。
我们都要相信生活会越来越好,不论如何变化,至少我们有糖吃,有咖啡喝,有音乐听,有电影看,还有《tooday》可以读。
* * * * * * * * * * * * * * *
编后记
采访结束之后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情迷咖啡馆”到底能够给大家呈现出什么样的内容。就采访者而言,我总希望能够看到一些新鲜的,补充和改造自身知识结构的内容,去认知一家咖啡馆的特色,以及窥视一家咖啡馆背后的意图。于是在这样的过程当中,很容易地就会发现,提问并不适合严肃的成分,一种随意、闲聊的气氛更加重要,“情迷咖啡馆”也显然不适合做新知类的采访,它更需要的是一些故事、生活方式、设计……如此等等。问题的重点在于,咖啡馆的生活方式、故事做久了问多了便发现这里面的雷同,当它看起来教益渐少、重复越多的时候,我们参与其中的姿态和方式,是否也应该有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关于饭米粒式的家庭式咖啡馆。我想家庭式咖啡馆的兴起大概有这样的一种提示:这个年代的人们在谋生基本解决,正在迈向或者已经迈入中产阶级行列的时候,便有了自己创造平台来设计自身生活的意识。家庭式咖啡馆的存在,很可能的,首要目标不是挣钱,而是为了结交同类,去传播一种随意慵懒的生活。这大概是奔忙于工作的城市人能给予自己的慰藉。他们梦想不大,懂得塑造生活品味,有一些能够创造和分享快乐生活的朋友。但但但,就像丽江古镇那些打着发呆、看书等一系列慵懒生活的标本的客栈,这些生活方式会不会也是过于泛滥,甚至都市人们已经不习惯了独处的内向生活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