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tooday》新版的五问五答

双方/ST,36


  汶川大地震对《tooday》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tooday》对持续关注地震及受灾群体有什么计划?

  这个倒是没什么影响,因为当时也不是出刊的时候,或者说当时已经准备是不定期出刊,所以其实也没什么压力,觉得自然灾害对于杂志这样的文化载体来说确实不会有实质性的影响,精神产品不会因为这种方式出现任何问题。而说到《tooday》关注地震等相关内容,这其实并不在《tooday》的计划当中,很多朋友其实有提议过推出地震专刊,但是说到具体的操作方式,大家都觉得并不好下手,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样的内容以《tooday》的文字内容来说,无非就是两种,要么是诉说大自然的残酷,要么就是号召抗震救灾,两种内容前一种容易悲天悯人,后一种就是主旋律,两种做起来都会觉得别扭。当然我们绝对不是反对主旋律,抗震救灾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tooday》其实也有很多朋友都去了灾区做了志愿者,而是我们不大愿意就这次灾难有太多形式上的东西,所以只是在后来正常的目录页上加入了相关的插画和默哀图,用简单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不按专题组织文章,有如释重负的感觉吧?那么以后《tooday》会更多选择采用的组稿方式是怎样的?

  其实我一直在找一个“机会”不按专题组织稿件,这倒不是说工作量大或者压力什么,而是从一开始我挺担心杂志进入一个“模板”或者说“俗套”,我一直希望杂志可以实现各种不同的可能性,每一期被“必须”有的专题所拘束绝对不是什么好事情,视野和思维反而就狭窄了。你看其实有专题的更多是在侧重时尚之类的杂志吧,对于偏文艺性的杂志,专题并不是必须的,只要能够给读者很好的阅读体验就足够了。对于《tooday》来说,不按专题组织稿件和控制稿件数量、提高稿件质量是同时进行的,这也都是为了读者的阅读。

  至于以后的组稿方式,这不是固定的,如果有编辑想要做一次专题,就完全可以像过去一样放手去做,《tooday》也会全力配合,如果没有这样的机会,就像现在这样接受自由投稿,形式小而精致,稿件数量不多但保证篇篇可读,也不错。

  树电台与《tooday》的关系具体是什么样的?《tooday》是否会最终变成一个无文字的纯电台?

  加上书名号的《tooday》是一份杂志,树电台是不加书名号的TOODAY旗下的一个子品牌(现在大概很多朋友喜欢这个子品牌超过母品牌啦),关系倒没有什么绝对的,可以捆绑出现,当然也可以单独出现。《tooday》倒是不会完全变成无文字的电台,因为电台是“树电台”,它可以独立在《tooday》之外。树电台的初衷是想让大家在阅读文字之余可以有值得反复播放的背景音乐,所以都顶多算是音乐和文字并列吧,不会相互冲突和取代。

  《tooday》已经出了26期了,尝试过文学别册、影像别册和声音别册,未来还会引入什么新的表达方式?资源回收刊是怎样定位的,会否将来做成纸刊?

  准确的说是绘本别册、影像别册和声音别册,未来还有什么我也不知道。这确实是不知道,因为之前三类别册,除了绘本别册有一定时间的计划之外,影像别册和声音别册从打算做到开始做都是一瞬间的事,我应该是很珍惜突然的想法的人,所以以后会有什么突然的想法,我现在也不知道。资源回收刊其实从本身来说也没有别的意思,你看这一次不是改版成有声书了么,资源回收刊是在改版之前将以前一些存稿一次清空,全部放出来的一个说法了。

  说到纸刊,其实是去年的事情,去年这时候其实在准备纸刊的事,不过因为一些原因暂时搁置了下来,未来不排除会继续吧,这里就不必多说啦。

  36对TOODAY的淘宝店和tooday's tee等衍生计划有什么样的期待?《tooday》青睐的设计风格是怎样的?

  这个也许并没有什么很大的期待,这都是我以前很想做的事情,大学时候甚至高中时候就想做这些,现在终于有机会能够做了。其实比如说T恤这些,成本确实很高,加上投入的精力的话基本上可以说是倒贴。我在乎的是实现的过程,然后在实现的过程当中大家也可以实现很多想法,比如说自己设计自己参与,是一件大家都觉得挺好玩的事情。不过这当然是一个很大的计划,我安排的时候也很认真,除了T恤之外,未来应该会有更多的产品,比如徽章、明信片、购物袋、CD、海报等等原创产品,都很好玩,很有趣,不过这得看我们的精力了,毕竟这些只是业余时间的事情,我们并不是生意人。

  说到设计风格,+tooday产品的风格应该和杂志一样,简单就好,到了具体的产品比如说T恤上,那么除了“简单”,应该还有“环保”,比如说我们用成本很高的档案纸袋来取代塑料袋进行包装,比如说我们的吊牌并没有用塑料线穿在衣服上,而是做成卡片单独夹在衣服的包装里,这些做法其实都提高了成本,但是我们非常乐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