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堃——欢迎进入互联网时代
厦门大学法语系学生陈堃对谈

文/Loafe


  陈堃,祖籍陕西,厦门大学法语系2005级学生。关注社会化软件、社会化网络、新型学习、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组织和参加了多个校园互联网学习组织。

  用了两小时在教学楼顶楼从哗啦啦的大堆人声到夜深人静。整个过程中,听他谈教育,我们谈了很久仍只能无奈于这样的上层建筑。他说可改变的其实是每一位学习者的主动和独立。我们还刚开始享受Web2.0的新技术便利时,他已经习惯了在使用网络新技术同时提出自己的体验建议。听他谈周五论坛,谈自组织,以及其圆桌式管理,从他脑袋里永远能翻出新的信息、新的理念与你交流。那么互联网对他的影响,比如价值、分享、创造。我想,这些品质已经足够塑造一位新青年了。

兴趣/网络/生活方式

  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网络?
  接触网络应该比较晚,初中,大概2000年时候。可能就因为接触较晚的缘故,再加上我对许多游戏没什么兴趣,我并没有沉迷于玩游戏。

  什么时候开始有那样的转变,使你觉得网络还可以有更大的用处呢?
  其实我对别人这样的一个转变也很感兴趣。我高中时候曾在网吧通宵一周。而当时完全意识不到是在浪费生命。(都做什么呢?)一般就在看一些颓废的小说,因为当时也比较消极;还跟许多不认识的人聊天。好像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大概是跟家里有矛盾,然后通过去找人聊天发泄,特别是愿意跟感同身受的人聊。2006年时候开始思考一些东西,觉得上了大学,似乎应该有些不一样了。不该再按那样的生活状态过下去。这跟从小所处某种氛围、跟我看的一些书有关系吧。我小时候其实是个挺好学的人,看完了很多的历史书。我想这些书是在大学时候开始起作用了,可能在小时候它们仅仅作为信息被记忆,而这些沉淀下来现在变成一种知识、一种智慧发挥作用了。我想到该做点有意义的事。所以就开始写博客。一开始记一些很琐碎的事,后来有一位学长给我的影响很大。偶然的一次聊天,让我觉得应该用博客更多地记录和分享自己的兴趣,而不是琐事。

  你当时就从自己的兴趣开始写起了?
  对。他说的话在某方面刺激到了我。后来我就经常用这句话去告诉其他人,每个人都有兴趣,从自己的兴趣去挖掘不就是一个很好的出发点吗?今天收到一封大一同学的邮件,向我咨询关于双学位的专业、考研的问题。我认为这些都并不是那么重要的问题,还是按自己的兴趣走,从自己的兴趣做你就是一个有个性的人,而不是跟风,不是什么都不知道就一直跟着去考证。我想没有个性的人才有生存压力。后来我就在自己的博客开始写一些读书心得——开始是给自己的弟弟写过一封关于读书的推荐信。现在我想想自己变成这样子,很大部分是因为通过各种链接,认识了各种各样的人。

  一般在网上做啥?
  查邮件、阅读我订阅的信息以及写东西。我邮件来源大概有这么几部分:我在网络上做的一些项目、Google上订阅的一些讨论组,有比较技术性的,也有一些关于教育的比较形而上的讨论,还有一些私人邮件。(邮件已经是你接受信息的一种方式了?)对,我还会去订阅很多我感兴趣的内容。就拿现在参与的一些项目,在网络都是有一个实体的,比如周五论坛。我会通过互联网向人请教许多问题,还会做一些推动自由软件的事,比如去解答别人一些问题。在网上还会通过Twitter接受一些信息,这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了。再有就是写博客吧。有很多平时的一些思考,发现一些新的信息挺有意思,但还是输入的太多,输出的太少了。

交流/E-learning/教育

  关于你在网络参与的一些组织,比如益学会,当时你怎么发现这样的一个组织呢?
  我想最重要的还是人和兴趣,在此之前我认识现在做益学会的几位朋友,然后一起开始在网上做公益学习项目,后来才发展出益学会。

  就是说你是通过一些(博客)链接先认识一些人,才有像益学会这样一个实体的组织?
  是这样子的。其实这跟我最近萌生的CNlog的想法是一样的。就一个网络初学者来说,他直接面对这样的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社区,会觉得无所适从。不过要是有一个已经深入参与这些社区的人来带领他,他会找到一个方向的,知道这个组织在干嘛,他会与这个组织逐渐建立连接。所以我就想做CNlog这样一个本地化的组织,而不鼓励大家直接去参与互联网社区。通过这样一些帮助,能使对互联网没有信任感、很少接触这样理念的同学,很快就融入里面。而假使自己直接去接触的话,可能会裹足不前,甚至一开始就失去兴趣。

  益学会现在推广E-learning这样的理念,它跟传统的教育有何不同呢?
  我想是应该是一种互补的关系吧。比如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效率是很高的,但传统教育把它搞得效率却是不高了。刚开始我觉得这两种模式存在一些冲突,甚至是E-learning很可能取代一些传统的教学。但面对面的交流仍是非常有必要的。我想E-learning很多技术、理念是可以应用到面对面的教学来。传统教学没有培养起来独立的个性,反而培养了极端的利己主义,我们很多时候已经不知道去分享一些东西了。

  你觉得这样的一种不善于分享是经过后天(教育)培养起来的?
  我不确定是不是这样子,就比如工厂的流水线作业,一个工人就只在拧螺丝,而只有老板意识到这是通过合作完成的。可能就是这样的一种片面思考才形成这样一种观念吧。我猜测是不是就是因为这样,一种历史时期的需要,学校等需要这样的一种教育吧,然后延续到现在。

  教育是否就是像造机器人那般,比如在压制好奇心?
  起码我觉得现在我们面对的教育,是在压制一种好奇心,进一步压制你的创作力。我想大部分人在小学、中学阶段,创造力是被压制的,甚至你表现出来以后,家长和老师会联合起来将它扼杀。很简单的例子,为什么大家都觉得你中学时不好好学文化课,而去钻研所谓的音乐和美术,这在好多人看来是不务正业,甚至被认为是坏学生。其实你只是在学习你的爱好而已啊,难道学习文化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考上大学的目的?我想小学、中学的文化课,应该有两方面的教育:其一是计算语言等技巧性的,其二是你的人格、思考方式。可是这后者的培养是缺乏的和畸形的。

  怎么定义“素质教育”?
  我定义的相对有些理想化,首先我觉得你这个人要有爱心,起码不能培养学生自私功利的心,学校没有培养你的个性,反而把你的极端利己主义培养起来了。比如小时候考试就说你不能给他看,看了就比你强了这样的。其次要有责任感,我最近看的一篇文章,在谈我们80后的“责任感”: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从小我们什么事都是家长帮我们做好的。家长帮我们修自行车,家长帮我们买票,我就没有这种责任感,叫我怎么“感”。

  你刚才提到培养了极端的利己主义,那么怎么看待“集体主义”这个概念的灌输呢?
  集体主义教育,天天在讲这个,可是大家为什么越来越自私了?这几十年道德沦丧有多严重?难道是因为太重经济了?比如1920年代罗素来中国,当时全是在批判西方,文明没有了,全成了工业时代。其实我觉得罗素当时说的现象在中国正好出现了。他说当时西方人道德沦丧了,太重视眼前的经济利益,功利发展,尤其污染环境了。他当时建议中国在建立新国家时不要步西方后尘,现在对比现状反而有点讽刺了。

组织/周五论坛/管理

  你什么时候开始有组织周五论坛这样的想法呢?
  周五论坛这样的想法比我深入应用网络更早。我觉得国内大部分大学都缺乏引导学生组织类似讲坛这样的氛围。起初的想法是一个讲坛,或者沙龙,就是由一个共同话题引起的讨论。进入大学以来都没有找到类似这样的组织,任何的社团都没能给我带来这样的一种感觉。

  你当初为什么觉得有必要这样的讲坛存在呢?
  可能更多与我愿意跟人打交道、交流这样的性格有关吧。当时并没有觉得与很多人交流能给我的成长带来这么大的帮助。后来参加一个百家乱谈的组织,其实他们办成了讲座,我给他们写了一封邮件,现在看来很多想法跟现在的周五论坛是一致的。

  或者可能是阅读等启发你有这样组织的想法?
  可能与我非常欣赏法国启蒙运动之前的那些沙龙有关。在我看来那是非常伟大的一个时代。我没有调查国外大学是否有这样的一种组织,我觉得自己有这方面的需要,组织起来后发现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方面的需要。

  为何学校不鼓励这样的一种组织呢?
  统治需要吧。(具体从学校里面的人而先不国家方面讨论?)现在好多人太急功近利了,现在很多忙于各种考证的人,他们根本不愿意参加这样的组织。这些活动,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长期的,不是通过一次讨论、一次考试就能验证的。

  周五论坛给你带来最大的影响是什么?
  最重要的是认识了许多朋友,大家之间发生了许多交流,甚至基于此做起了其它的事情。同时,周五论坛是我第一次组织和管理这样自发组织的活动。就是管理学上自组织这种概念。它不是通过一种政策导向,而完全是通过自发组织起来的。类似最近看过的一本书,《混序》里所提到的,好多看起来很散乱,(其实有自在的规律运作)。我想周五论坛做到现在这样子是不错的,虽然还是有很多问题。它很少有条条框框,甚至朝着理想化的目标发展。并且在这种组织过程中,我也获得了很多管理组织的经验。也确实达到了当初设想的效果,就是几个人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讨论和交流。

技术/分享/阅读

  谈谈你最近在做的CNlog这个项目吧。
  我在E-learning这方面有了点小收获和总结,让我觉得可以传播给身边需要它的人。身边很多人,一想到电脑、互联网,总自然地联系到机械化的东西。这种思维影响了很多人,以至于影响了他们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对于网络死板的、枯燥的、机械化的这样的认识的人,其实还是有一部分人愿意学习网络应用这样的欲望。

  你是怎么去掉对网络机械化的偏见呢,或者说怎么想到应用Linux系统这样的技术?
  一开始是出于好奇心。后来慢慢的领会了Linux的哲学,它会告诉你,像程序代码,天生就应该被完全公开的,自由的。从这一点看其实我通过这样的一些技术应用慢慢认可了自由软件的理念,所以才愿意花时间去应用。虽然对我来说,Linux在某些应用性方面它确实比Windows要差。它在网络上有许多个全球化或者本地化的社区,在我看来这其实是无形中的一些组织,看似很混沌的,但正是这样的一些组织,它创造出了奇迹。我认可这样的理念。

  为什么你会将分享这样的理念很自然的表现出来(相比于现在很多人的利己主义)?
  我小时候并不想与人争什么,许多人在争的东西在我看来并不值得。我也一直乐于助人,这可能受家庭影响比较大。虽然并没有直接告诉我要与别人分享,但反对我与别人争一些无谓的东西。不去争,首先就会学会让别人三分,让别人三分你才有可能去分享。后来慢慢的也有可能受到宗教情结的影响。不过有时候我也会去考虑该不该去分享。可能我在想出一些项目时,找到其他人,会考虑到为什么他们不去做,会不会将我的想法copy走。反过来我想那么这件事你去做有什么独特之处呢,我想最主要还是你将自己的idea说出来,但不怕别人copy走。这从一方面来说也是对自己的优势的肯定吧。

  刚提到有宗教的影响?
  肯定有受宗教影响。初中时候看了一些关于宗教的普及书,我发现各个宗教在创立之初都有这样的一个信念,它们是希望人类社会更加美好的。宗教所希望的是每个人都变得非常有爱心。

  也许宗教是通过道德规范这样的方式,让人类更为团结?
  是这样子。有时候我会觉得这种分享是受宗教里“博爱”这种观念。孔子的儒家可能是对我影响最大的,《论语》已经读过很多遍。我觉得可能确实是一种注定的机缘吧。很小的时候,完全不知道什么是文言文,我就从家里翻出孔子与他的弟子对话。(当时你读得懂吗?)当时还确实能懂一些。

  就是说这些阅读,在后来在潜意识里起作用了?
  应该是这样的。小时候大家都喜欢读故事书。我读历史最开始就是通过读历史故事吧。后来历史这方面确实读了很多。

  阅读的都是家里的一些书吗?
  对。舅舅家是书香门第,后来就在那里读了很多书。而且他们当时读书遗留下来的都是一些繁体字的书,所以我对繁体字的书特别有感情。那时候书柜就在窑洞里,翻出一本书躺床上就能看一天。

理想/社会/圈子

  你怎么定义“理想”?
  理想我觉得是一个大的方向。如果给几年定个计划的那应该是目标而不是理想吧。可能你一辈子都达不到它,但是至少有一个为之奋斗的方向。其实理想主义很好啊,只有理想主义你才敢去想不是吗。没有理想主义,所以好多人才给自己设限了,觉得自己没有这方面的能力。某一方面理想是一种鼓励吧。但理想也要有点现实,之前我在Twitter说的,“野心与理想主义并行,谦虚与务实主义皆重”。理想主义发挥得太多,就完全是虚空的东西了。比如说大学里有很多保护伞保护着,有的人进入社会就不知该怎么办,几乎可以是两个世界,现在甚至完全不知道社会上发生了什么事。所有我有时候在想自己是不是也陷入这种情况,现在就尽量让自己踏实。

  怎么看待承认社会的一些丑陋性,比如虚伪、扎堆的利益关系、人情等?
  我觉得不必向它妥协,但你不能不去理会它。有时候要做的事注定你必须去跟它打交道,你不能不理会它的时候,你可能得跟它妥协,但我认为这时候你该告诉自己(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自我安慰),你暂时的妥协是为了更长远的目标。而不是永远妥协了,不是完全屈服了,妥协与屈服是不一样的。只要不被这些丑陋的现象同化了就行。就我接触一些三四十岁年龄段的人,他们更深刻感受到社会丑陋的一些东西,但他们依然保持独立的人格。

  仍是想你来谈谈“分享”、“责任感”、“好奇心”这三个词,似乎在你身上是占很大比重的。
  就像我刚才跟你说的,跟以前的一些经历、读的书有关系的。现在倒很怀念以前看书的那个时候,去了我舅舅那个书柜里,就一些近现代古文研究的经典吧,全是繁体字,居然在中学阶段全翻完了。我还是觉得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主动些的,包括生活、学习的。而不应该是老是圈在一个圈子里。就比如我有时候想不通某一方面的高手,他们确实很强,但似乎已经是满足于自己现有这个状态了。可能现在达到的仅仅是我以后要做的一些事的开始,当达到一定成就的时候我真的就要离开它。这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超越和挑战吧。如果一直在一个圈子里,接触同样的人,我也会觉得自己都变老了。

  就是你需要通过接触不同的人来扩展自己?
  对。我觉得你离开一个组织,进入一个新的组织,甚至创建一个组织,你创建一个东西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过程。所以我就觉得有一些能力很强的人,他待在一个组织里,就好比一个鸟窝,你作为一个强人后来住居进来,并且不想跳出这个安逸的圈子。这很可能就在限制自身的创造力了。

  他们对此已经产生依赖感?
  或者应该是他们缺乏一种勇气,信心去改变吧。创建一个新事物还是需要勇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