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品好读》/休刊号
第86期
《诚品好读》的第86期在往后就成为了一个特殊意义的数字。它的休刊让海内外文化界所哗然,不少因其休刊的评论也应运而生。香港方面,更与青文书屋老板罗志华被书砸死的讽刺性身亡的新闻联系在一起。
曾经策划制作出多个经典而充满生活气息的专题,来到“最后一期”,杂志仍然保持一贯的踏实。
专题“黑胶美学,复古流行”(图1),对于黑胶爱好者而言已经变得陌生的名字,《诚品好读》并没有强调性地谈它的好,而是用一张张平和的面孔——让黑胶爱好者们分享他们的经历(图2),其中包括这三位分别来自台北、纽约、东京的黑胶爱好者,他们带来了所在城市的黑胶店地图(图3/4)。
正所谓的诚品式“文化植入商业”,专题开篇文章《听黑胶,不只是怀旧!》正是借诚品敦南音乐管策划的“黑胶文艺复兴运动”讲起,而萌生这一活动的起源,正是来自店里同事的一段黑胶情缘。(图5)
爱黑胶,另一个很大的原因来自于它的封面。黑胶声音独特的味道是CD所不具备的,就像拍菲林的人,始终觉得数码相机出来的片不够饱满,色彩还原不足;而CD封套上的画面,又怎够黑胶的封套画面的震撼?文章《黑胶封面地图》细数经典的黑胶封套设计,对于外行人认识黑胶唱片,又多了一个趣味点。(图6)
人物部分,本期依然交足功课。杂志采访了松浦弥太郎,他作为《生活手帖》的主编接班人,记者通过文字和图片让大家一暏其魅力和实力;桃红色的蜷川实花的采访也是我喜欢的文章之一;另外还有自称为臭芭乐的“豆导”钮承泽竟骑着自行车来接受采访;香港书展演讲嘉宾朱天文也是本期嘉宾。人物采访中还带上他们的(最新)作品介绍——这可能是别的媒体作为补充资讯的小把戏,在《诚品好读》就成为栏目出现的真正目的:推销新品。(图7/8/9)
作为书店刊物,自然少不了出版业界资讯及丰富的诚品新品推介。杂志从设计、注目、当季话题论评等角度组织了多类型的书荐栏目,五月天阿信还谈了他的诗意旅行书《浪漫的逃亡》,诚品各个主题馆的新品推荐,也绝对得让你花整个下午的时间去阅读。(图10/11/12/13)
* * * * * * * * * * * * * * *
后话1. // 翻开历史,早在1996年,当时还叫《诚品阅读》的杂志就因成本高销路低而休刊;1999后台湾大地震将民众的观念震出“断层”,文化受到重视,重新创刊的《诚品好读》也以内部免费刊物的形式面向文化精英读者为受众。随后,将文化植入商业的诚品老板吴清友及其女儿——“诚品”的第二代接班人、兼《诚品好读》社长的吴洁——更把《诚品好读》创造成华人文化圈最优秀的读物。而当时的诚品书店,也已慢慢从纯书店转型为“商场”,只不过“风水轮流转”,文化植入商业的理念还是到了暂时萎缩的时候,“在纯文化环境日益被压缩的新境况下,原来只为满足文化精英需求和包装企业形象,而赔钱经营的《诚品好读》休刊,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因为它的阶段性历史任务已经完成。”*
*引号内文字引用自《<诚品好读>,一本台湾人文杂志的时代命运》(文/梁良)。
后话2. // 香港某评论曾经讲过,香港人精通两文三语(繁体字、简体字;粤语、普通话、英语),习惯看横排和竖排文字,地域优势与言论自由也让香港人读到大陆、本土、台湾及外国杂志,在文化方面,香港人是幸福的,但到了《诚品好读》之死同书店老板之死发生后,香港仍然是个多数人不爱阅读的城市,他们依然爱以“中银”和“汇丰”做砥柱,IFC做躯干,文化康体为左右辅助的金融血脉的机械人式生活*。而其实“大陆”的人,精通两文三语,习惯看横排和竖排文字又有多难?只是我们“大陆人”是更羡慕关外的你们,可以做有言论自由的杂志。在文化和言论方面,大陆人有无形的壁垒,香港都有,不过香港的壁,不要再为自己垒起啦。
*详情了解《伪科学鉴证3——心上人》,小克著(三联书店·香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