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玩了DV电影多年的老兄一说到周杰伦在电影圈的晋升就有点眼红,第一年先是做本色的藤原拓海,第二年就身变“杰王子”,第三年就拿起导筒,“周董”变成了“周导”。这位老兄还说,自己玩了那么久的DV,却没有什么机会能拍起真正的电影,最多也就在一些高校里面放映。而那些音乐人也来电影圈凑凑热闹,周董变成了周导,陶喆也快变身“陶导”了。其实,这位老兄无意间说出了香港电影和内地电影的环境差异。
文隽说,在香港要做导演的门槛其实很低,不像内地那样。在香港的电影圈,导演的出身身份各异。有编剧出身(王家卫、陈嘉上、麦兆辉、彭浩翔),有摄影出身(刘伟强),有武术执导出身(程小东),有演员出身(尔东升、周星驰),甚至还有影评人出身(舒琪)。在香港拍电影,做导演,如果你能让老板为你亏钱,你就可以大胆作尝试。不过,文隽谈的门槛低只是在香港电影圈里“转行”的门槛低而已,对于内地来说,别说“转行”,就连“入行”也是不容易。
内地这块电影的大蛋糕几乎是被这两类人瓜分,一类就是已经成名了的大导演,这部分多以张艺谋等第五代导演为代表,另一类就是后来北影中戏科班出身的人,这部分又以第六代导演为代表,尽管他们多走境外融资,走地下通道,但毕竟还是有人肯投钱给一个电影科班出身的人。哪怕是2006年疯狂了一把的《疯狂的石头》的宁浩也是北影的教育背景。虽然内地还有不少高校开设有电影或者影视相关专业,但要在电影这块蛋糕里分一块也不容易,至于那些有电影理想的大学生就更不用想,更何况还有一帮科班毕业的学生在抱怨“怀才不遇”,他们最多只能在大学里放映自己的DV电影,参加一些地区性的大学生电影节。比如大前年广州举行的一次大学生电影节,放映了当时在广州高校中小有名气的《工大森林》,而且还邀请到影评人列孚做讲座。在讲座上,就有学生提到像他们这样的非科班学生,没机会,没资金,想拍真正的电影根本不可能。
话题扯远了,还是回到香港电影里面。如果说内地电影很强调个人出身和学院派,那香港电影则强调“英雄莫问出处”和“兼收并蓄”。一些电影人学徒式的经历,让香港电影早期的成就得以传承,而学院派出身的电影人则把外面的电影理念带进香港。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无论是学徒式出身还是电影专业科班出身,都各自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人。吴宇森刚入行,做的是张彻的副导演,后来的吴式“暴力美学”继承了张彻的“男儿阳刚”风格。杜琪峰从无线训练班毕业后,则跟随王天林在电视台做电视剧导演。至于学院派的导演,就有许鞍华、徐克、方育平、张婉婷、陈可辛,他们大都有欧美电影学院或者电影专业的教育背景。
香港电影的这批成名已久的导演当初都得益于香港电影黄金时期,最好的时代给了他们大展拳脚的机会,而进入90年代中期,香港电影开始衰落,要在传统电影工业里面培养出新人,很多老板不愿再冒这个险。但是,数码影像时代的到来却又给培养新人带来新的尝试, 彭浩翔就是数码影像时代诞生的鬼才导演。
香港就是这样,看上去不太注重学历,但有本事也未必一定有机会,“学力”可能比“学历”更重要。现在看到台前风光无限的导演,若干年前,他们只是一个剧组的打杂。哪怕是那些在欧美受过电影教育的导演,回到香港也都受过前辈的指导,像胡金铨之于许鞍华(《书剑恩仇录》内里有种胡金铨式的侠气),像林岭东从加拿大读完电影回来跟随王天林。在香港电影圈,你有本事,再加上能让人信任你,你就能成功。当然,老板也可以对自己信任,老板也可以做导演,就像罗守耀(银河映像主席)。香港电影,一切皆有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