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人把香港电影总结为八个字:“尽是过火,尽皆癫狂”。在那些好莱坞电影人眼中,重形式、轻剧本,一味用感观和视觉刺激观众胃口是港产片一大弊病。但在若干年后,当好莱坞开始对故事创作力不从心的时候,又慢慢接受了这种“过火”和“癫狂”。
港产片剧本曾经被好莱坞诟病一点也不奇怪。首先,在香港电影圈没有像好莱坞专攻剧本修改的剧本医生。好莱坞的每个剧本医生对手头上的每一个剧本都精雕细琢,他们可能不参加整个剧本的写作,他们的名字也不会出现在幕后人员的名单中,但他们的作用足以影响电影剧情走向。
香港电影不会把那么多时间花在剧本上,当年港产片以惊人产量成就辉煌,编剧宁愿边拍边改也不愿在拍摄前花大量时间来斟酌剧本。香港电影有其特立独行的剧本创作模式,其中最为人广知的就有王家卫的无剧本拍摄。
无剧本拍摄
无剧本拍摄一直被认为是王家卫“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模式,但实际上香港有不少电影人都或多或少用到无剧本拍摄。像杜琪峰、林岭东和徐克三人接龙导演的作品《铁三角》,三人创作的时候就没有一起讨论过剧本走向,只有一个故事大纲。所以说,无剧本拍摄并不是王家卫专有,但王家卫绝对是这一方式的集大成者。
无剧本拍摄很讲究导演对故事的感觉,王家卫拿捏故事的功力是一流的。八十年代初,王家卫曾经进过无线的编剧训练班,接着又做过不少商业片的编剧。在做编剧的时候,王家卫要把剧本像学生做功课一样认真写好,但当自己从编剧岗位转到导演岗位上时,就放弃这种拿着现有剧本拍摄的状态。直到现在,王家卫的所有作品无一不是拍摄前没有详细剧本的,包括他的首部英文长片《蓝莓之夜》。王家卫认为,给演员写好完整的剧本会“让人感觉乏味与刻意”,因为演员看了剧本就会按部就班去表演,不能激发他们的状态。王家卫希望的是演员“在拍摄过程中寻找角色的感觉与状态”。
“飞纸仔”
“飞纸仔”是香港电影里头的行话,就是今天拍的戏前一晚上写对白,或者当天写当天拍,对白用稿纸手写,然后在片场马上发给演员,这种情况就像读书的时候飞小纸条,所以也很形象地把这种赶对白的形式叫“飞纸仔”。在《我要成名》里面,潘家辉临场扮演一个法庭的被告,直到开拍前场记才拿一张A4纸的剧本给他,他很不屑地说了一句:“又是飞纸仔。”飞纸仔因为是编剧赶时间写的,所以不免会有字体很难看的情况令演员们头疼。其实,“飞纸仔”并不是一点头绪和计划都没有就开拍,早在开拍前编剧和导演就已经把电影的文学剧本和分场已经定好了,骨架已经出来了,就缺对白,“飞纸仔”要加的只是对白而已。
文隽是“飞纸仔”创作的能手,无论是做电影编剧还是电视剧编剧,文隽都用上“飞纸仔”这一手。当年文隽和刘伟强合作《风云》的时候,经常是当天拍一个分场,当天凌晨起来写对白。文隽认为,创作不一定要有个规范,没剧本并不等于没想法。
当然,“飞纸仔”有时也是无奈的选择,因为当时不少演员档期排得很满,一个明星同时跟几部电影是常有的事。
香港的电影编剧从来不缺乏精英。从过去黄炳耀、萧若元、杜国威到后来马伟豪、谷德超、岸西、游乃海、叶天成、庄文强等,编剧这个位置基本没有怎么出现断层,而且创作的激情也从来没有枯竭过。当《无间道》帮马丁·斯科塞斯圆了小金人梦后,好莱坞的电影公司纷纷来香港“淘宝”,买下好故事的改编权,像《伤城》这样的好故事已经被卖走。当好莱坞电影人要开始奉行“拿来主义”的时候,香港电影人尽管面对港产片困境依然保持创作的热诚。
(本文部分资料来自《看电影》杂志对王家卫的专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