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两年又一个月的故事
2008年6月3日



 
       
 
 
tooday25
 

本月杂志推介及评价
《U Magazine》

文/红豆


《U Magazine》(香港)
总123期/2008年4月4日出版

  怎样才能获得生活的品质,感受到生活的质感?今天,我们放下文艺的腔调,放下咬文嚼字的故作姿态,只有获得源源不绝的灵感——哪怕是找到一条走往菜市场的捷径,也能让你提高生活的效率。我们读书看报,看网络新闻打开电视电台新闻频道,为的也是获取最新资讯,避免落后。

《U TRAVEL》
每期三个深度游

  我们谈杂志。到底怎样的杂志才能让我们更“醒目”?满载奢侈品的杂志说我能让你的品位与世界同行;时尚生活类杂志说我能提高你的精英生活品质;八卦杂志说我能满足你的好奇心为你打发时间;消费杂志说我能让你买到最便宜的货找到最新开张的店吃最美味的食物……它们都有自己存在和让广告商加盟的理由。于是作为凡人,你又有多少时间因被它们倡导而行动?

  快餐时代,杂志内容如何与网络资讯竞争?其实看杂志的时间又有多少?例如在每个人都很忙的香港,杂志们怎样钻进去期望每天有25个小时的香港人的时间里?于是不少资讯杂志都以低价、多别册、高资讯量的形式诞生。一个星期一本,再加上资讯量庞大,绝对是“问你怕未”(问你害怕不)。香港最多的就是明星艳事盛事的八卦杂志,不过在八卦杂志堆当中,也有这样一本纯资讯的刊物《U》。

  《U》为经济日报旗下刊物,一书四册,提供旅游、美食、生活、时尚四方面的最新资讯和贴近生活的好玩专题,注重与读者的互动。香港及澳门有售。

《U TRAVEL》——每期三个深度游

  《U》不是明星八卦杂志,倒是对旅游和美食挺八卦,《U》的设计和专题也拿过不少大奖,这种资讯杂志就胜在内容丰富。每期旅游刊都带来三个旅游大篇幅报道,这次是去了南意大利海岸、成都以及北海道享受美景与美食,三个地方的报道就花了半本杂志左右的页数,更厉害的是数量为三的深度旅游报道每期必有,所花人力物力之大,可想而知。更可贵的是,这些旅游图片均不是出自图库或者旅行局之手,而是找专人亲自出马,拍出颇有现场感与亲切感的图片。

《U FOOD》
一定要有美食

  《U》很注重与读者的互动,每期都有读者旅游美图的刊登的版面,当然也会邀请读者提供旅游稿。另外,最新最快旅游资讯,让读者永不落伍。

《U FOOD》——一定要有美食

  资讯刊真的是不可缺少“食”,就算你钱包干瘪,来自美食的视觉之旅你也不可能错过。关于食,世界菜色如此之多,只有去不到品尝,没有不去品尝的。就算某某菜不是你口味,光看图片就已令人陶醉。本期专题讲城中18间优选BRUNCH,依据地理位置、环境、参加人数、有趣程度等来介绍。另外,最贴心最有用的莫过于“Search For Food”栏目:你想吃什么价位的菜?这里有清楚的店铺列表,完全做好资讯指南刊的本分。

《U LIFE》——港人的生活与文艺

  三个生活、文化大专题再加上艺文、展览、音乐、设计的报道与评论,将港人未来一周将可接触到的多彩生活进行大预告。

  再具体来说说本期的《U LIFE》。

  生活专题《港人爱名牌 亚洲第一》
  香港有从“名牌之都”变成“旗舰店之都”的趋势,“连去年会考英文题目,也会问考生会否想做名店售货员”,因此在旗舰店越开越多的情况下,最有说服力的当然要请来本土奢侈品FANS(名人、明星、名流、商场经理、社习天王、名牌二手店SALES)来讲一讲名牌店了,而从他们的口中,自然而然就能引入到拥有品牌店的各条街道。“港人爱名牌”由名牌FANS来讲述,而“亚洲第一”的说法,仅仅从编辑制作的名牌集中地地图中就可以看到。关于名牌的故事在香港不仅仅是有钱一族的事情,包括经营者,甚至是学生,都有着已经存在或者潜在发生的影响与引动,当然,影响的还有香港经济。

《U LIFE》
港人的生活与文艺

  社会专题《爱有明天》
  杂志从新西兰4死1伤的车祸事件引申的“丧亲孩子”问题,披露三个失去至亲的孩童的案例,孩童本身及还幸存的另一个至亲的心灵挣扎,明亮的图片色彩扫去案例中的阴霾,鼓励读者好好活着。

  人物对话《生活在香港 吴蔼仪×胡恩威》
  两个香港人,一个是职业大律师、立法会会员;一个跨媒体创作者;从两个人的多种相似开始,谈香港的空间消失、雅俗文化、生活味道。四个TOPIC其实只由记者作个开头,两位的对谈就自然而发。每个TOPIC都有编辑作个小总结,然后引入对谈,阻隔掉通篇访谈的冗长。BOX信息、小图配文也起点缀作用。而基于二人从心而论从生活而议的对谈,所配的大图也是轻松得当。

  生活专题《寻我城的绿》
  有一班人发掘了一条从西环前往中环的路,路上可以目睹山城大屋、人烟巷里、历史阵地、文化社区;可以耳闻鸟语庙音、邻里对谈、古典之音。其实这样的探索散步方式是从纽约引进,香港人喜欢吸收新鲜事物,也爱环保生活。因此不坐公共交通,以步行方式从此地到彼地,得到的是发掘感受这个城市的新方式。不矫情,却健康。

《U STYLE》

《U STYLE》

  最后到服饰美容这一PART,我也就无话可说了,有这一本别册目的真的很简单:新品同搭配,妆容和时尚新闻,哪个女人不爱?!

THE LAST

  其实我觉得很多杂志都在向读者推崇一种慢生活,包括旅游、美食,当然慢还是种精神,看电影、看展览等,能让你身体慢下来让精神进行正增长吸收。只不过制作杂志的人却是在快速的工作中制出这一种“慢”,包括我现在这样的慢悠悠地介绍《U》,到了这篇文章出现在《tooday》的时候,杂志早已OUT掉了。

  也许你想把杂志当作资讯档案珍藏,但对于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这绝对是个错误。随着杂志数量在增加,它们渐渐成为被你处置在房间某个角落的普普通通的出版物甚至印刷品,也许会遗忘到只有搬家时候才记得起。而杂志需要市场才能生存,它不需要担心自己在读者家里的处境,它需要也应该考虑的是,必须要在稳操广告落户的夹逢中,做对得起读者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