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年年年 - 家是旅程的终点
2008年2月29日



 
       
 
 
tooday23
 

我的香港电影笔记(3)
小谈烂片

文/欧志彬


  《十分爱》是一部烂片。且不说演员表演刻意雕琢的痕迹大,过于做作让人感觉不舒服。就剧本而言,《十分爱》也让我感到是一个东拼西凑起来的故事,里面包含了各种快餐影视作品的大俗套,基本线索就是重复再重复N角关系,比如A爱上B,B又爱上C,C又暗恋A,D又爱上B。一句总结就是:《十分爱》基本是借着同名歌曲来做的噱头而已。

《十分爱》
剧照

  我把《十分爱》评得如此烂,有人就按捺不住:“你不是说港产片数量每年再减少吗?再烂的片起码也是香港制造,烂片也是市场需求啊。再看看八十年代的港产片辉煌,年产近200部电影,里面的烂片你以为少?”

  既然谈到烂片,那就不妨谈谈香港电影中烂片的状况及它存在所产生的影响。

  香港是一个高度商业化的地区,无论哪个行业都会最先考虑能不能赚钱。电影业亦如此。邵老六当年就谈到自己的公司就是要拍有观众、能赚钱的电影。香港电影当时市场广阔,不仅香港本土观众不断激增,东南亚市场也是一片向好,所以电影公司拍片速度都异常惊人,电影公司都力求在最快时间把电影推上院线,或者远销东南亚。当年一个星期能完成一部电影拍摄和制作,俗称“七日鲜”,也有不少影星当年一天之内走几个场,制作的速度那么快,题材哪里来?其实根本不用编剧导演们绞尽脑汁去想,只要会见风使舵就能出到故事。功利地看待电影业,把电影完全融入自由经济体系里面,加上如此高速度的制片方式,要保证电影的质量,一个字:难!

  香港电影商业化的环境下,还会使得一些本身有艺术追求的导演不得不随大流,或放弃艺术追求,或尽量把艺术弄得商业化一点,或者加点商业噱头等等,这也是为什么让人感觉香港电影新浪潮的影响持续时间不长的原因之一,因为新浪潮已经完全融入商业大环境下。像徐克一向被认为是拍片严谨的导演,在1992年都马不停蹄地拍摄了四部电影。

  这种快餐式电影能满足香港院线的片量,但这种自由放纵的市场迟早会引发出泡沫,就像经济,跟股市一个道理,不过电影业没有政府宏观调控等手段,这也是香港电影由盛转衰的关键,人人只顾眼前利益,电影人渐渐缺少了一颗拍电影的“诚心”。

  导致港产片追求“七日鲜”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香港影院的装修改造。从80年代开始,香港的大量影院开始把大影院改成迷你影院,影院规模变小,影院的数量急剧扩大。1982年到1986年间,香港的影院数量从原来的89家增加到115家,迷你影院从11家增加到35家。这种影院扩充的状况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说明需求量大,另一方面可能导致电影人看见短期的利益,源源不断向影院放片而不顾影片质量。

  影片质量下降,人们不进电影院了,而娱乐方式趋于多样化,VCD、DVD随之诞生,让香港电影更是雪上加霜。现在的香港电影环境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年产上百部影片了,这倒是让电影人把注意力更关注在电影的质量上,要把观众拉回到电影院,保证电影质量是关键,要让观众觉得我花钱进电影院看电影是值得的。

  香港电影人拍电影的出发点只两个字:“赚钱”。这个出发点最正常不过,也是人之常情。但赚钱的方式应该改一改了,当年拍电影单以影片数量就能赚钱,那是因为娱乐方式还没有多样化,需求大。但现在就要以影片质量来赚钱,电影的质量决定票房。

  谭家明在07年金像奖后接受采访时被问香港电影状况,谭家明一语点破:“电影的好坏是态度问题。”香港电影人缺什么?也是两个字: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