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年年年 - 家是旅程的终点
2008年2月29日



 
       
 
 
tooday23
 

安然
坐看电影说安然

文/朱晓剑


  写电影随笔的家伙在我看来,多少有些古怪。给我留下印象的是有一位电影随笔作家写的那个随意、那个心花怒放,也许我不是专业人士,怎么看着都有一种想吐的感觉,除了电影术语和大词,我找不到更有实际的东西,对看电影更甭提有帮助了。现在想来,不免恨恨地以为,千万别上电影随笔的当。但也有例外,比如公子羽的书,比如安然的《壹步御光年》,都好读极了,不费什么劲就看完了。

  不知道有没有一种说法,成都是电影第四城。反正是我周围多的是看电影的主儿,藏碟就更多了,他们什么都看,什么都藏,洋洋大观,好像没有电影不可以入眼的,这样的滥看,好像也没有什么趣味可言。我呢,没有时间拼这个,就只好看看电影的花边新闻去也。可现在的花边新闻也没多少可看的,不得已,又去看电影随笔。好在现在写的人多了,爱看就闲翻几下,不爱看也不必理会,免得伤神。基于这个理由,我现在一年能看几篇就很不错了。安然的是必看,也不仅是因为熟识,是想看看他又把自己的故事藏在这些文字中那个角落,我们都特爱看别人的八卦嘛。

  安然不八卦。哪怕是他把自己的事插入到某些段落,你也会轻易地放过去。他的随笔讲究的是细密,甚至有些抒情。大概80后都有这个特点,青春期特漫长,没完没了似的,在文字中老这样,还叫青春文学,我那个笑呀。没办法。咱过了抒情的村,就寻不见那个店了,只落下一些感叹。

  电影是安然生活中的一部分。十年看了多少部,不可计数。可计数的是,他的部分电影形成了文字,然后迷住了一大帮粉丝。各种各样的故事发生,在他看来,这犹如电影,不断地演变,直到有一天成为他笔下的文字。

  “很多人觉得,电影谁都可以看,谁都可以写。其实,这样的想法大错而特错。”错在哪儿?外行如我看来,错就错在自己对电影知道的太少。所以,有点时间我恶补了些导演写的书或他们的传记,可还是看不懂得,只好放弃。咱就图个娱乐呀。这总没错吧。我猜想,这样的想法多少也经不起推敲,说不准下次见了安然,他说:“通过电影,我写下的是我对这个世界的观察。”得,我没语言了。

  摘一段文字:在写一篇电影随笔之前,我要求自己做到以下两点。我用十年时间,来实践这两点:第一,对电影的解读准确无误,比如《托尼瀑谷》,甚至电影青年言电影必提的《爱情短片》,我觉得很多人都没看懂。电影是一门艺术,它综合了文学、绘画、摄影、音乐等多门艺术。虽然它诞生很晚。所以,它比你想象中的复杂。第二,写电影随笔,毕竟是用文字在写。导演用画面和声音在拍,而我们在用文字写。所以文字要棒。

  这样的文字,不看是不是有些可惜?更何况有不少妙语散落在各个角落。

  好像对阅读有个规定,到文章的结尾必须说一下书的特点,要不也不算一篇书介似的。《壹步御光年》语言一如前几本书的风格,好看、阳光、青春……另外,把这本书当成一个青年成长史的解密,秘密就在那一段段轻快如风的文字中。电影,让生活不再空空荡荡,哪怕经过了若干光年,也不会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