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谈到香港电影的辉煌与大陆电影人息息相关,这期谈谈香港电影的观众。其实,翻看一下香港电影历史,你会发现香港电影最辉煌的几个时代都是和大陆人移民香港的高峰期重合。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也正是这个原因,使得香港电影在那段时期积累了大量观众。
香港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并不是本土粤语电影的天下,而是国语片和粤语片共存:长城、电懋这些公司以出品国语片著称,而邵氏则偏重粤语片。尽管邵氏也出品国语片,但却运作得比较失败。后来,邵逸夫力图求变,请来了李翰祥,开始把目光投向黄梅戏,慢慢地,黄梅戏成为邵氏的品牌之一。
邵氏之所以拍摄黄梅戏电影,主要是因为当时国内的黄梅戏《天仙配》来香港演出,香港市民反响强烈,黄梅戏一时成为香港人的时尚。而这一现象又不自觉地使电影公司把人群瞄准在当时疯狂涌入香港的大陆移民。上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当时国内政治活动频繁,一些人为避难,举家搬迁来到香港。成群的大陆移民来到香港,第一次感受到如此浓厚的娱乐氛围,国语片和黄梅戏更让他们倍感亲切,大大减退了流落他乡的感觉。从1957年开始到60年代后期,邵氏公司制作了几部“黄梅调”的电影,既赢得极佳的票房,又得到较好的口碑。李翰祥的《杨贵妃》还首次参加康城影展,拿下最佳室内彩色摄影特别奖。虽然只是一个技术类奖项,但对于华语电影来说已经是一个飞跃。
到了70年代后期,香港经济发展飞快,成为亚洲最重要的贸易港口,并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这时又出现了一个大陆移民高峰。此时的香港电影已经变成粤语片天下,电视节目的粤语娱乐节目丰富多彩,许氏兄弟的喜剧风靡香港,而方育平、谭家明、许鞍华等一批电视精英转战银幕,一场不自觉的香港电影新浪潮也悄然而至,也催生出香港电影最后一个辉煌时期。
这个时期的香港电影无论给本土观众,还是新移民,都是一种全新的感受。5、60年代的第一代移民的子女成为了香港的第二代移民,他们的成长经历和父辈们产生很大差别。他们从小就接受香港式的教育,受西方文化影响,对大陆的记忆减退,说的是标准粤语,身份上更认同自己是香港人。他们唱歌唱“温拿”,唱许冠杰带有点俏皮的粤语歌曲,粤语港产片、电视台娱乐节目成为了他们的精神生活主要部分。而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的新移民更多为广东人,他们来香港就是为了发财。成为一个香港人,抱着像《甜蜜蜜》里面李翘的心态,是当时许多广东人的写照。刚来到香港的广东人对香港的一切都感到新奇,他们第一次看到那么精彩的粤语电影,而且类型多样。他们对香港的戏院充满好奇,经常买票进戏院看电影。大卫·波德威尔在《香港电影的秘密》里也谈及80年代的广东新移民对香港电影票房的影响。
这一时期是香港电影最好的时代,无论什么类型的影片都能有可观的票房,像《投奔怒海》这些文艺片也能创下千万票房,这就可以想象当年香港观众排队买票看电影的场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