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关于香港电影的一些事与一些情太多,与香港电影有关的话题,只要随便讲一个点,起码都可以谈上两三天。关于香港电影的事儿又太零散,导演、演员、龙套、摄影、美术指导,任何一个位置都有话题可寻。而对于我来说,不如以“香港电影记事本”为大范围写点对香港电影不是评论的评论,或者说,这些仅仅是关于香港电影的小文章。
有人说,一个人起码要看过500部港产片才算是香港影迷,这当然是一种境界,但如果你没有看够500部,也可以是一个超级港片影迷,那就是看每一部港片连他们的所有幕后名单都不放过。广州有句俗语叫“睇电视连汁都捞埋”,形容那些看电视剧连后面的字幕、广告和下集预告都不放过的人。看电影能看到“连汁都捞埋”,那他一定算得上是专业影迷。而你看到的这些所有不算评论的评论,就是出自一个“连汁都捞埋”的影迷的杰作。
我不懂高深的电影理论,但不妨碍我看电影的感觉。对于电影产业,我由衷向往,但会有很多客观因素左右,也许我不能拍电影,也许我也不能成为很专业的影评人,但我希望能做一个专业的港产片影迷。
我的香港电影笔记(1)
北往南,香港电影初长成
很早以前,华语电影就已经把香港电影独立于大陆电影来讨论。一来香港电影的商业化和娱乐化操作在华语电影中独树一帜,二来是电影语言上的差异,香港出产粤语片针对本土市场,并销往东南亚华人地区。但实际上,香港电影本身脱胎于大陆电影,我们这一代人很难想象,在上世纪50年代,在香港拍的电影大量是国语片,邵氏五十年代末刚在香港成立之初就拍摄过大量的国语片。尽管那时在香港还是粤语片和国语片并存,但论质量,国语片远远超过了粤语片。
香港电影的早期辉煌是一班大陆影人缔造的,在香港成为电影中心以前,上海无疑是电影最发达的地区。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在文化和地理上形成一座“孤岛”。此时,电影诞生仅有二十多年,一班资本家和文学家在上海成立了电影公司,拍起了电影和经营起影院。郑正秋、张石川、蔡楚生,这些人成为了大陆最早的专业电影人,胡蝶、阮玲玉、黎莉莉等成为大陆最早一批电影明星。从当时上海的电影环境来看,上海绝对称得上当时的电影之都。至于当时的香港,放映的还是以外国片居多。一部分广东的电影人原本在香港发展,后来都跑到上海。当时的邵氏(前身为“天一”)虽然因在上海混不下而在1934年南下香港,但生产的电影都以卖到南洋为主。
随着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上海沦陷,上海的电影人纷纷南下来到香港,到了1941年香港也被攻陷,大陆电影几乎处于停滞状态。
二战结束后,电影业开始复苏,但此时上海已经不能重现战争前的大陆电影辉煌,大陆国共的三年内战使得这些资本家投资的电影公司不能再回到大陆发展。1949年后,政治生活逐步成为大陆人民的主流,这使得来到香港的电影人不再打算回到大陆,香港电影也因此开始了它的第一个黄金时期。
香港电影的第一个黄金时代基本是一班大陆影人闯香江。邵氏王国的缔造者邵逸夫是浙江人,著名导演李翰祥是辽宁人,张彻和胡金铨两位新派武侠电影大师也非香港本土电影人,张彻曾在台湾当过文化官。香港特殊的地理、政治还有文化环境给予了这些电影人发挥的空间。
时至今日,香港的电影人里面,王家卫、许鞍华、周星驰等都不是真正意义的土生土长香港人。王家卫和周星驰上海出生,同样在6、7岁随父母来香港,许鞍华祖籍辽宁,后来随父母来香港,并在香港和英国接受文学和电影教育。或许正是他们自身的双重身份,才能拍摄出富有自己独特风格电影,王家卫如果没有上海和香港的“双城”印记,当然就不会有《花样年华》和《2046》。周星驰在《功夫》中,无意中也透露出一点上海情怀。这也许能看作香港和上海的电影上的传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