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向前
2007年11月30日


 
       
 
 
tooday20
 

《香港电影的秘密》
从艺术性与商业性出发探讨港片秘密

文/欧志彬


《香港电影的秘密》
作者/大卫·波德威尔(美国)
译者/何慧玲
出版/海南出版社
时间/2003年1月

  那是1973年的秋天,当时在威斯康辛大学任教的影评人大卫·波德维尔到一家破旧的戏院买了套票,观看了《天下第一拳》和《精武门》,随后又看了李小龙的两部绝作《龙争虎斗》和《死亡游戏》。从那时起,这个在美国影评界享有盛名的大人物开始把研究的目光转投相隔大洋的香港,香港电影开始成为他研究的一部分。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在新结识的知交李焯桃、舒琪等香港著名影评人的帮助下,终于出版了第一本外国人研究香港电影的著作,这就是这本《香港电影的秘密》。

  《香港电影的秘密》是大陆版本的书名,而这本书第一次在香港出版的时候叫《香港电影王国:娱乐的艺术》。两个名字我更喜欢后者,一来这是原本英文书名的直接翻译:《Planet Hong Kong Popular Cinema and the Art of Entertainment》;二来是香港电影从小在我的印象中就是一种娱乐方式。当我还在上小学的时候,每逢周末,香港的本港台总会播放港产片,而且不少是80年代香港电影黄金十年中出品的喜剧,我也在那时观看了《最佳拍档》系列、《开心鬼》系列。香港电影就是一种用银幕向大众卖弄喜怒哀乐的文化品,娱乐大众是它的目的。娱乐与艺术到底有没有冲突?娱乐的属性在于它的大众化与商业化,在这种情况下,娱乐和艺术就像是虾走虾道,蟹走蟹道,然而,大卫·波德维尔在《香港电影的秘密》中却要说明,在娱乐中,也隐含着各种艺术的因素,艺术在娱乐面前只是“退居幕后”而已。

  香港电影在世界电影的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一个四百多平方公里的弹丸之地,制作并输出外面的电影却仅次于美国。在我所阅读过关于世界电影历史的书中,香港电影都被作为一个很大的章节来叙述。香港电影在最辉煌的80年代,甚至90年代初,一直占据着本地票房的前几位,对于那时的好莱坞大制作,在香港上映无疑是一个打击,像《夺宝奇兵》这些大片在当时西方雄居票房榜首,而到了香港,这些大片大都拜给了本土出品的港产片。如果说,韩国有现在的电影成就主要原因在于韩国政府对外来大片的限制入口,保护本土电影的创作与发行,那么,香港电影的辉煌是在一种基本没有政府扶植的条件下,凭着自身的努力创造出来的结果。

  《香港电影的秘密》是一本循序渐进的书。大卫·波德维尔没有一开始就大条道理地谈香港电影的秘密,而是先从作为商业化的大众电影开始谈起。大众电影历来被人诟病的就是它没有多大艺术成分,批量生产,对观众妥协,投其所好,波德维尔也承认,在商业化面前,艺术必然会有所妥协,但这不能说来自大众的东西就没有艺术性,波德维尔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油画艺术最初也是源自市场对绘画人像、壁画等的需求来说明这一点。

  艺术与商业一直以来被看成是两个绝对的矛盾体,就像图书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一样。然而波德维尔却打破这种二元对立的看法,波德维尔认为,大众电影是生意,而艺术片同样是生意。在欧洲,每年都会有不少纯艺术的电影出品,这些电影并不是在本土牟利的,它的目的在于参加电影节,全球每年举办的电影节就有400多个,这些艺术电影七成有政府的资助和补贴,如果在这些电影节上拿奖,那是对这个国家文化艺术上的极大肯定。所以波德维尔认为,那些艺术片虽然不是为了卖钱,但仍然是以市场为导向。

  在为大众电影“正名”后,波德维尔才开始从他的角度探讨香港电影的秘密。波德维尔的分析方法是,一方面深入香港电影本身,另一方面则是结合当时香港的时代背景。两个角度我更欣赏后者。波德维尔多次提到香港的移民身份,比如在谈到为什么本地观众如此地热衷港产片,其中原因在于观众的移民身份。像上世纪八十年代被认为是香港电影最后的一个辉煌时期,而那时也正好是又一次的大陆移民潮,初到香港的这些大陆人第一次面对港产片,觉得它新奇搞笑,这是在大陆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再加上这些移民多数是广东人,在语言上大家相通,也造就了那段时期香港本地票房一片繁荣,这种繁荣一直持续到1993年。从90年代中开始,好莱坞开始占据本地票房,而另一方面,香港电影也在不断减产,这种状况也一直持续到现在。

  《香港电影的秘密》的意义不仅仅是为大众娱乐电影正名,这本书出版于香港电影衰落期,它也是在总结香港电影曾经的辉煌,但不是对香港电影的盖棺定论。所有喜欢港产片的人都希望看到港片再度辉煌的时刻。而作为一个影迷,大卫·波德维尔的《香港电影的秘密》也绝对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