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百年光影》
作者/钟宝贤
出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时间/2007年7月1日 |
|
《香港电影新浪潮》虽然看上去像是很学术,但其实是石琪先生一本新浪潮导演的影评集。著名的大卫·波德维尔也写了一本《香港电影的秘密》,但在写序的时候就点明自己写这本书希望是以一种非学术的笔法完成。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作者,他们的写作都是从电影本身出发,以电影文本为基础。正是因为这样,《香港百年光影》从商业史的角度梳理香港电影的百年则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香港电影的百年历史有两个高峰,一个是20世纪的5、60年代,另一个是80年代到90年代初。这两个时期电影业繁荣,新人辈出,产量高,票房好,但是随后又迎来一段低谷,而九十年代后的电影业低迷则一直延续到现在。从电影业的运作和电影制作本身以及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可以解释为何它们从高峰走入低谷,但从经济和商业角度可以看出,在表面繁荣的香港电影里面却隐藏着危机,这正是经济规律的始然。这两个辉煌的时代都出现大公司竞争,五六十年代“邵氏”与“电懋”两雄之争,八十年代的“嘉禾”、“新艺城”、“德宝”的三分天下都体现香港电影激烈的商业角力。
从经济的角度看,香港电影有和其他行业一样的发展过程,经历相似的困难。需求量大,于是产量急升,大量外来资金涌入,小制作公司盛行。大卖“片花”是这两个时期外来资金涌入的表现,因为港产片当时供不应求,电影公司为最快地筹备拍摄资金,往往拿着故事大纲和演员表就能筹到第一笔资金,在“卖片花”的年代,买家不管故事内容,只凭演员阵容就愿意投资。这样运作方式为香港电影业带来了一时的繁荣,但同时在内部也开始滋生起泡沫,故事没创新,电影粗制滥造成风,浮躁和投机的人多了,行业自然相应受影响。而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些电影制作公司负责拍摄电影,却无法兼顾电影的行销和发行,或者没有一个长远的营销计划,当60年代东南亚排华运动高涨的时候,当地进口影片受限制,资金收缩,小型的制片商失去了经济支柱,电影也相应进入低谷。这也同样可以说明,为什么香港的电影“新浪潮”来得快,去得也快,为什么追求个人艺术的新浪潮导演有些最终融入商业电影(徐克),有些停止创作(谭家明)。
《香港百年光影》用商业史的角度阐释百年香港电影的兴衰,作者钟宝贤在追求严谨的研究态度但又不使书落入那种陈腐学术著作的俗套。大量详实的数据、图表和珍贵的图片为作者的观点提供有力的佐证,全书几乎每一页都有数据和图表,一副副关于香港电影的老照片也许是我们从未见过的,从照片中可以看到一个地区影视业的发展,按作者的说法是,这本书照片和藏品是最珍贵的第一手史料,历史价值远胜于自己的文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