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向前
2007年11月30日


 
       
 
 
tooday20
 

别样轨道群访
让我们来说说流水线(一)
羊城晚报印务中心 - 印刷厂 - babie娃娃工厂

文/soyarain
被访者/大木耳 yuko


  话说在两年前即2005年,某校一个拥有成员为30人的编辑出版系班级,他们集体前往广州,以人民币6元的开销完成了一次一个班集体活动,打发了一次学院号召的“学术活动”,而且还有赠品:一支矿泉水和一叠报纸。似乎很玄,或者说是很马虎的旅程。不过他们看到的东西可谓是价值不菲,这是一个被裹在五层楼高的大石楼房里工作的机器,名为羊城晚报的印务中心的地方,里面最最核心的是三个印刷机组和五个四色塔,成本为数以亿计,而这个庞然大物则整整长达近百米,高达五层楼。


图/soyarain

  解说员小姐很卖力,因为这是她的工作,因为印务中心是开放给一般市民参观的。从大堂,到二、三楼的中外报纸展、儿童手抄报展,一直到达四楼的参观道。在笔直的参观道中,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庞然大物”在工作着:每天的羊城晚报就是在这里印刷出来,而每秒钟,就能印刷出42份报纸。


图/soyarain

  当报纸们还是成捆的报纸纸卷时,机器人缓慢而有序地把报纸纸卷运送到印刷机的通道,然后纸张随着数不清的轨道被添加上油墨——文字与图片,经过电子化的直接印刷在纸张上。印刷机的每一层都有不同的任务,循序渐进,越往高处,印刷的任务也发生变化。最高两层是印刷彩色的报纸。从参观道往下看,三楼是报纸分发中心,印刷好的报纸从轨道里运送出来,经过人工或机器的分类,最后捆绑。而学生们参观后得到的报纸,也就是刚刚新鲜出炉的羊城晚报。


图/soyarain

别样轨道不另类

  当地方电视台新闻记者在编辑政府领导们“提出讲话”类的新闻时,若提及工业的一块,或多或少会选择配上工业园区中流水线工人的工作情景,这是从电视上看到的。有很多本国和外国的摄影师也爱往工业园区里钻,照片中,整票整票的穿着单一工作服的人面无表情地对着轨道上的物品。所以这次,换上流水线为主角。


图/soyarain

  所谓另类轨道,其实并不另类。在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工业、手工业发达,一些发展中的小城市甚至大喊“工业强区”来振兴经济,先富的有南海、顺德、东莞,而各企图以丰富的土地资源吸引外资外商建厂的小城市则前赴后继。因而,很自然地想起了在工业园区里勤恳的员工们,其中以外省人居多,亦有来自周边地区的民众,在流水线的岗位上,过着计件或计钟或固定工资的薪水制,每日三班或两班制,住集体宿舍,吃饭堂大锅饭。也可以说,这是远离闹市烦嚣,乐得清静。

在大工厂面前,小工厂还能屹立不倒

  佛山南海里有很多私营企业,同时也潜藏数不清的富翁。姑且勿论此项,但出于祖宗积荫或白手起家。今时今日,成功和财富还需归于勤劳者。同样是印刷厂,大木耳同学的家族也是经营印刷的业务。主营外装的印刷。和同属此片工业园区的其它印刷厂一样,大木耳家的印刷厂也要面临大集团大公司大厂房的进驻,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们的生意。资本雄厚的印刷厂在机器的配备就已经领先一筹,在客源的被瓜分的现实中,其实仍然可以乐观的看待问题。首先,相比起来,大木耳家的印刷厂只做外包装生意,属专攻范畴,而且相对成本低。像大木耳家这样的印刷厂,因为彼此承办的业务有所不同,反而各家能做好各家的生意,加之成本比大厂要低,于是在印刷行业的大浪淘沙中,仍然有利可图。

我只能告诉你这一段流水线上的东西,因为其它的我并不知道

  同样在佛山南海的另一个地区,yuko也在类似的工业园区工作,只是,她是作为一个officer出现在流水线厂房中。而她的工作的其中一部份,就是接收外国总公司发来的信息,再传达给厂房里同事。她在一家生产babie娃娃的工厂里工作。而至于一个babie怎样从无到有,再到达商店柜台的过程,对不起,她也不能全述。而一个babie生产过程、细节、用的物料,她也只能答出她负责的那部分:


图/苏菲亚的愿望

  我就是负责娃娃的头部,娃娃的头发源料来自意大利和日本,利用车发机把头发车在娃娃上。如果是卷发的话,则要先用卷发机把头发卷好,然后车上。而娃娃的眼耳口鼻,而通过移印、喷油等程序。这就是一个膛胶娃娃的头部,有点要注意的是,娃娃们的发型是否好看,需要归于工厂们的手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