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意义 - 写给未来的自己
2007年4月28日


 
       
 
 
tooday13
 

主编主编长不大

文/36


  老实说,我遇到了两个问题。

  首先是因为我本身就对打电话很排斥,而落到实际当中的时候就成了我不愿意打电话去约采访。想想这是多可怕啊,这可是一个杂志呢。所以我很明白YUYU教育我时候说的那样,这样永远不会进步。可是有什么办法呢,我实在是不喜欢啊。有时候,只是想把这样的那样的事情放在网上,而与现实生活完全没了关系。其实呢,这只是个人的习惯问题,为了这样的习惯,所以我不得不舍弃掉很多东西。有时候也觉得挺懊恼,但是时间一长,想想也就没有什么。

  然后是前段时间,有一天一位朋友看了《tooday》之后给我说,说她觉得《tooday》做得挺“80后”的,言下之意大概是提醒我这个不上档次或者做得很幼稚。我肯定是虚心接受啊,但是心里觉得挺委屈,我可是“85后”啊,为啥要我做到“80前”呢。其实除了对年龄段群体的划分和定义有着本能的抵触之外,有时候会感觉,这真是个危险的信号。那是不是就代表了,这一期的两张充满暗示和挑逗性的封面就让我们成了“75后”呢,藤原琉璃君的艰深得我看不懂的稿子就让我们成了“60后”呢。就好像曾经像素画只是90年代后的孩子们的玩物,而从某一时刻开始它成为了70年代艺术家们的专属。年龄观念的改变是如何如何的迅猛,要追上各式各样新的定义实在是让人头痛的事情,那么,做自己想做的,大概就是最省事的方式了。

  说自己长不大我应该是很认真的,并不是矫情,而且本来我也很少这样说。我想就算是中学、小学时候的,甚至幼儿园时候的同学现在再看到我,应该也不会有多少奇怪,应该会觉得我本来就是这样的人,本来就应该做着这样的事。对于这一点我是那样的胸有成竹,我觉得每个人的一辈子都是一个圆,命中注定会回到某个地方。我说自己,其实更想要说《tooday》。我想要《tooday》永远是个小孩子,永远永远长不大。他会调皮耍赖,也会安静听话。《tooday》的朋友们也许会因为某些原因离开《tooday》,忘掉《tooday》,可是,当某个时刻他们突然想起曾经还有过这样一份安静的寄托理想的地方,再次回到这里的时候,《tooday》依然一如当初,小孩子般简单纯粹,想想那真是多么美好的事情。

  不过呢,话说回来,对于这一期,但愿大家不会只是发现封面的尺寸有了改变,其实它在很多方面都悄悄地有了新的意思。大概是我们的孩子理了一个新发型换了一套新衣服,或者懂事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