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不掩饰对颜忠贤的敬佩,总是能把一些新颖的话题用荒诞古怪的主题包装起来,《软城市》是“软”系列里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本,“次文化”是小众热衷讨论的话题,而他提出的城市次文化观念非常清晰易懂,既不排斥大众的存在,又适当阐述了次时代存在的必然性。用睿智的说法,推翻之前一些规则的城市构造方式。在我看来,由于城市人口的复杂性日益加剧,已经慢慢形成了典型的都市社会(URBAN SOCIETY),城市文化再不纯粹,我们看城市次文化,不能单一地放大它的某些重点(例如:盲目性的快活主义论,无所谓的随便主义论,又或者是逆向思考、抑郁主义论),更不能把此研究境地成就为空想主义者的大本营。按颜忠贤的说法,城市狂欢节的舞台已经开放,瞬间万变的城市并不甘于停留在一个死水湖中。与其日益接受被推翻又推翻的理论,还不如包容所有。
来看看那些喜欢次文化的人群:(随便说说几个)
1.盲目快乐主义者:他们是变相的“小资”(虽然我总觉得这词有点恶心),除了有“心宽体胖”的倾向外,还有很高的抗压性。理论上是最靠近“软城市”生活者,但是这样的人,在中国很少见,所谓的生活家,与其说是过着悠闲的“飞人生活”,还不如说是忙碌着周围演讲,赶稿,做代言的“非人生活”,这是大环境使然,没有中超级大奖的运气,就得乖乖低头。
2.无所谓的随便主义者:记得仙踪林有一款饮料叫“随便”,证明大家生活的随便程度可是到了一个极限了。他们大都对生活没太多要求,跟“电车男”一样过着单一而乏味的人生,不要求社会地位的提高也没有过高的人生目标。但是对于美好的事物依然保持很高的好奇度,理想世界不可能到达,就让他高高地被捧着,有空的时候去看上几眼,也就满足了。
3.逆向思考者:他们是创作的主力军,大多童真未泯,有着一派“玩家”的精神,喜欢走不平常的路,标榜不平凡,而且都是自恋主义者。思考问题会抛开旧有的框框,发散后再重组各元素,从而让人惊叹。他们也大多是物质的拥护者,完全不关心流行主义的人,就失去了创作的基石。
4.忧郁主义者:这些人最爱把自己称为:诗人!这个现世代的诗人都能写些什么哦?可以搜索看看。我就不详细说了。
5.其它的。
当然,这几个角色可以交叉融合到同一个人身上,所以说,城市次文化也是交汇品。软城市是“精神的出口”,但也绝对不是“物质的坟场”,一座没有消费观念,没有欲望奢求的城市根本就没办法存活。颜忠贤说:“软城市是纵欲的,欲望运作在空间的自由综合领域,所有次文化与多脉络文化的呈现都是可能的。软城市追求的是游牧而多音的,而不是区格和二元单音的流动经验,从而寻求欲望能持续流动在城市里的所有可能。软城市引发出文化精神去中心化的过程,对旧有城市压抑性社会符码进行译码,因而使欲望可以越过限制性的心理与空间的疆界,不再被传统文化的完美却僵硬的型态所驯化。而寻找由无意识的感情与欲望来逃逸,拆解,进而重新解构成是多脉络文化与次文化的内在逻辑。” 精准的分析一步到位,要知道,这可是1997年提出的理论,这里说的挣脱传统枷锁,并不是那种标榜自己非主流的叛逆青年所能担当的,那是一个精神性的代表,他可以用精神世界操控人们的物质欲望,把所有被忙碌日子压迫到喘不过气来的刻板人群解脱出来,懂得什么时候进行什么城市活动。
反正,在“软城市”里生活,要在适当的时候浮夸,适当的时候安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