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6 | 2006-09-29
 

[左倾四十度]
翼王之死

文/慕容


  春熙路与省政府之间有一条只有一两百米长的小街道科甲巷。据说明清两代各县赴省城赶考的举子喜欢到这条小街住下,久而久之就把这条小街叫科甲巷了。不过这条老街上,留下深深足迹的不是那些举子们,而是名震天下的太平天国著名将领翼王石达开。他的最后一丝话语,最后一滴鲜血,都泯灭在这条老街的历史长河中。

  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造就了中国历史上许多杰出的人物,翼王是其中最富有传奇色彩的角色之一。他十六岁就被访出山,十九岁统领千军万马,二十岁时就受封为天朝的翼王。

  天下谁人不识君?翼王年纪轻轻就占据了天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角色,随着不断南征北战,他的势力也渐渐扩张。中国的主子们历来就对“功高震主”这个词语特别敏感,如果恰好碰上这个主子还有一点点神经质,他那些手下也算完了。不幸的是,天王洪秀全就是这么一个主子。天天被老大在背后盯梢的感觉真的不好啊!翼王受猜忌,无奈之下也造起反来。不过他还算是厚道,没有刁难他的主子,只是悄悄带了几万嫡系部队溜走了。这一走不要紧,他带走的士兵可是太平军精锐中的精锐,本来就在“天京事变”中内耗得差不多的太平天国,再被翼王割下这一块肥肉,真正病入膏肓了。文正公多了个心眼,抓住机会猛攻天平天国,虽没有短期攻破天京,但也让洪秀全胆战心惊了好几年。

  独自闹分裂的翼王石达开从此再也没有回到过天朝,一直转战南方数省,让清政府恨得牙痒痒,一直奈何不了他。连咸丰皇帝亲自招降,照样只得到翼王的白眼。翼王就这样给自己打了几年工,风光无限,直到1863年5月他进入四川。

  1863年是翼王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年。虽然之前他也曾经兵败沙场,但也能化险为夷东山再起,可这一次面对天险大渡河,却让这位天不怕地不怕的“石敢当”束手无策!大渡河的汛期在6月,但1863年的大渡河却跟他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进入5月大渡河就已经河水暴涨,他不得不在紫打地(彝语译音,现四川省石棉县安顺场附近)强渡,遭到对岸清军的封堵和彝族土司的袭击,数次失败,伤亡甚重,走投无路。

  陷入重围的翼王此时听到了来自清军的许诺:只要翼王肯束手就擒,他剩下的几千部下便可保全性命。

  “舍命而全三军”的翼王当真听信了靼子们的妄言,投诚免死只是一块看起来好吃的蛋糕,里面却是含有剧毒的。除了老人和刚刚加入翼王部队的士兵,其余2400多名曾经苦劝翼王力战至死的热血男儿,全部倒在清军的屠刀之下。而这一切,翼王完全不知道,当他被押解回蓉面见四川总督骆秉章时,还天真地说:“吾来乞死,兼为将士请命!”骆秉章二话没说,一笔挥下“凌迟处死”,成全了翼王。

  科甲巷迎来了太平天国最著名的将领生命中的最后一刻。翼王恐怕不能被叫做翼王,而应该叫做“义王”,他舍命保三军的豪气让行刑的刽子手都不得不敬重。所谓凌迟,就是要一刀一刀将死刑犯身上的肉割下,不过刽子手只给翼王干净利落的一刀,就把他的头砍了下来。这是刽子手对这位义薄云天的侠士所能做的最后的事。

  今天的科甲巷,在成都人眼中是繁华的代名词。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这里引领着成都的流行时尚。可是谁又真正透过那五光十色的时尚服饰,看见这条百年老街身后埋藏的那段厚重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