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安东尼,罗马历史上与屋大维、雷必达一起结盟成为“后三头”的实权人物之一。
很多人都喜欢屋大维,他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奥古斯都,罗马帝国的第一个皇帝,延续近1400年的罗马帝国(公元前27年——公元1453年,其中罗马帝国在公元4世纪分裂为东西两个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于公元476年被南迁的哥特人所灭,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一直延续到公元1453年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掉)的缔造者。关于对屋大维的歌功颂德,历史上的多如牛毛,却少有人对于在这场罗马统治权的争夺中的失败者——马克·安东尼做一些评述。
我很喜欢罗马史学家小普林尼对安东尼的评价——温情的英雄。我觉得这五个字几乎概括了这个风度翩翩的罗马贵族。
说他是英雄,是因为他在罗马内战史中的赫赫威名。虽然战争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是一场灾难,但是对于后世的人来说,在战争中脱颖而出的将星是令人瞩目的。在公元前43年恺撒遇刺后,罗马政坛上出现的三个新兴人物,屋大维、安东尼和雷必达便是这样类型的人。
屋大维自不必说,其后成为罗马帝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皇帝,这样的光环足以使他名垂青史。而以恺撒骑兵长官的身份迅速从一大群争夺恺撒继任者中脱颖而出的雷必达,我觉得他空有一个“后三头”之一的头衔,却远远不能和另外两大巨头相比,他在罗马历史上几乎是昙花一现,所有的史学家在提到他的时候都是一笔带过。当屋大维带兵与占据罗马东方行省的布鲁图斯和卡西乌斯(这两个人也就是刺杀恺撒的元凶,后来被恺撒的侄子屋大维诛杀,并将尸体悬挂在罗马广场供罗马市民吐口水)交手的时候,雷必达却在意大利被安东尼不断排挤,最后被安东尼削了兵权,其后再也没有崛起,只在屋大维统治时期担任过没有实权的大祭祀。
安东尼也是一位战绩卓越的将领,他在西班牙的军团战斗力几乎可以和恺撒鼎盛时代的第十军团相媲美,那是公认的战斗力最强的罗马军团,当时世界上可能只有大汉帝国的军队才能与之抗衡,可惜由于地理的缘故,这两只世界上最强的军队始终没有交战的机会。而提到安东尼,不能不提到另外一个人,那就是埃及女王克里奥佩特拉。90年代好莱坞一部《埃及艳后》风靡世界,克里奥佩特拉的大名于是众人皆知。其实《埃及艳后》不是第一部描写她的作品,更早在西欧文艺复兴时期,英国的戏剧大师莎士比亚就曾经写过《安东尼与克里奥佩特拉》,我记得那是在1509年吧,这部戏剧婉转凄美地演绎了安东尼与埃及女王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
克里奥佩特拉一开始是恺撒的情人,年方才18岁。当恺撒遇刺逝时,她不过才24岁,年轻貌美的埃及女王确实是一个政治手腕相当高明的人,她依靠她的美貌与智慧周游于当时地中海各个强权之间,维护着已经摇摇欲坠的埃及帝国。这个时候罗马共和国声势最旺的人是安东尼,雷必达此时已经退出了争夺,而屋大维的名声还远没有后来他成为皇帝时那么大。于是埃及与罗马打交道的时候,不可避免女王将与安东尼见面。这一见面便一发不可收拾,已经半老的安东尼发了疯般爱上了年轻的女王,几乎沉浸于她的温柔乡中。克里奥佩特拉不愧是西方古典四大美女之一,硬是把安东尼牢牢拴在埃及长达两年。这两年,恰好是屋大维建功立业,在罗马声势日涨的两年,当安东尼和克里奥佩特拉的第一个孩子降生的时候,屋大维已经在罗马超越了安东尼,成为罗马共和国实际上的统治者。
当他们的孩子降生的时候,安东尼大喜过望,宣布将西西里岛和北非所有的领土作为他们孩子继承的土地。这番言论大大激怒了罗马元老院和罗马平民,按照罗马法律,罗马的殖民地必须经过元老院和公民大会的批准才能转让,可是安东尼完全不顾罗马的感情就做出了上诉言论,一点也没有顾及罗马民众的感情,特别是惹恼了以贵族占绝大多数的罗马元老院的元老们(当初恺撒遇刺也是元老院的杰作,恺撒一系列的改革严重侵犯了元老院的利益,元老院授权恺撒的部下刺杀了恺撒)。这一下,在罗马的屋大维便以此为借口,向他夺取罗马政权的最后一个障碍——安东尼宣战了!
这场战争的结果,不言而喻,屋大维是最后的胜利者。在亚克辛角的海战中,女王一时害怕,竟自主先行回了埃及,正在指挥大军与罗马军团作战的安东尼挂念妻子的安危,身为统帅居然也临阵脱逃,导致整个军队军心不稳,被屋大维一举击溃。爱江山,更爱美人。这是安东尼的真实写照,如果没有埃及女王的出现,相信凭借公元前35年前后安东尼在罗马的势力,收拾一个小小的屋大维是没有问题的。可是他却偏偏遇上了女王,为了她,他断送了整个前程,成为罗马历史上悲情的失败者。
据说后来安东尼自杀,克里奥佩特拉将他埋葬在黄金铸就的棺材内,抬着棺材面见屋大维,当着屋大维的面用毒蛇自杀。这一对情人,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这让我想起了那位原本为英国国王爱德华八世的温莎公爵,他也是为了他挚爱的人,放弃了英国王位,甘愿做一个公爵,被世人所称赞。我也想起了传诵已久的摩洛哥童话,那位每天站在宫廷阳台,面朝地中海永远纪念亡妻的摩洛哥国王。
马克·安东尼,温情的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