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那残缺的遗忘总是不知不觉发生,不记得谁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人的生活应该介于理想和普通的美德之间。”这句话描述的是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或许很少人会按照这样的方式去生活,去面对周围的一切,我也不知道谁能这样的去活着,之所以这句话还留在我的记忆深处,没有被我坦然的忘记,我想这是我自己想要寻求的生活方式,尽管我不能保证会将这样的生活方式维持多久,说维持或许不准确,该说保持。
理想和普通的美德的中间状态是一个什么概念,每个人去理解都应该有自己的结束语,按我的理解是一种难能达到的状态,这个命题本身是处在二律悖反的境遇,这康德早就证明过的了,达到理想和普通美德的和谐状态不是不可能达到,但肯定是困难的。
理想是每个人熟悉不过的词语,甚至我们还能想起小时候写作文老师常留的题目也是理想。长大了,当自己的理想一再被世俗的尖锐磨平了棱角,现实逐渐已经不容忍你支配自己的时间去思考理想的问题,理想的字眼自然的在现实生活中被自己忽视,让你不在想起,没什么特殊的情况,也在想不起。但就自己而言虽说没有去追逐理想的崇高境界,但心里却始终对理想保持着那份单纯的敬畏,生活中虽不能追求完美的理想,自己却想着从最切近自己理想的事情做起,不自觉的投入,去寻求青春长廊中真实的印迹。
不言自明的道德在这个世界上是常有的,但履行却是另一回事。生命的个体置身于生活世界的同时就要面临着自觉遵守道德的问题,到不必把这个问题的本身放置在伦理的范围内,而是应放置在自身修养的有关方面,例如诚信,我们应该把它视为生命中普通的道德,去自觉遵守。而在当今在“市场化”和“后现代化”洪流的侵扰下,随之而产生的是道德失范的严重危机,生命个体即使去遵守普通的道德也显得弥足珍贵了。道德在我们的眼里也不见得黑白分明,却呈现雾霭迷蒙的状态,身在其中,却不知。如果我自己能在做事的时候能自觉的去贴近普通道德的话,我觉得生活足以欣慰。
寻求自己的生活方式,即寻求理想和普通美德的中间状态。
前些天,与一个很久不见的同学见了面,他还是以前的样子,没怎么变。我想他的样子会长久的留在记忆里,但不记录他的话的话,那些似乎没什么意义的话也就自然的消失了。他说,当初忽忽悠悠的就考入了大学,现在迷迷糊糊的毕了业,去工作,现在,为了挣钱,很累。我想,这是他的生活方式,不存在什么理想和普通道德,因为他选择了现实。
写这些字的同时,我在和一个远方的同学聊天,想念他。他也快毕业了,国防生——工作是服从的国家分配的,很好,从一上大学他们一样的学生就不必为工作愁,换一句话说,不必为生活愁。他说,他平时很闲,这大概是他的生活方式。
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一样,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也都在变,我尊重他们的生活方式,也为他们的生活默默的祝福。
他们都走在自己的路上,一条不确定的路,我也一样。可有一条道路的名字叫单行道,我走在上面,向望前方,里面有着理想和道德。在一条没有回返的路上,能够多大程度上保留我自己,是我现在唯一要做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