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果皮是在三五年前,那时候我年龄尚小,在初中的班上兼了计算机科代表,从成都某个电脑类杂志社过来的宣传员就很自然的把他们的杂志挑出两三本来塞在了我的手里。正值发表欲膨胀的我按图索骥,给杂志里面每个编辑的电子邮箱都发了一份邮件,唯独一个叫宁宁的编辑盛情回复。其后我发表了我非文学类的第一篇稿子,再其后我得到了我的第一次约稿和那时候为数不少的稿费。很多老果皮就已经知道了,宁宁就是离,以至于后来听到果皮电台的某期出现了离的声音的时候,我欣喜异常,忘乎所以。
我在很多方面都从不入流,在文学方面尤甚。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果皮改变了我对整个文学的看法,那时候果皮的和其它地方的同类网刊在果皮网上都找得到,对于从传统教育过来的我来说,这实在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意外的世界,我第一次感觉到原来文字还可以这样组合。之前我自以为是的不断写那些自以为是的文章,后来就越来越少,到了最后甘愿成为看客,倒也别有一番趣味。
说果皮对我的影响,文学方面并不是唯一的。在技术和模式上,果皮对我的影响甚至让我非常苦恼。我现在做互联网服务和多媒体内容这一块,实际上,看着现在Web2.0之类的概念被炒得如火如荼,我想到其实这些东西果皮早就在做了。而当自己做着玩的电台、网刊和用户体验服务出来之后,我发现它们竟然都有着浓厚的果皮的影子。如果长此以往,势必将会搞得很有挫败感。于是乎,主动拜访和认识果皮乌总,就成为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我对果皮和果皮村的人都怀着敬畏的态度,这样的态度来源于对我的影响和帮助。我怯怯的问乌青我说我这次网刊就用《海盗》的风格,乌青的一句“随便玩”让我顿时放松,这样的态度我非常喜欢,也很是振奋。我现在不在这个圈子,能做的只是找一些朋友,他们的文字多数说不上文学,然而有意思,态度也是认真和诚恳的,就很好了。我做非商业化的事情很少,这次要认认真真的做。
因此我再怯怯的冒出想法,请乌总给《Tooday》写个类似开篇的文字。 |